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菊花 其一

标题包含
菊花 其一
香色相生静入观,化工谁怕剪金难。 秋光欲尽花尤好,都作时情九日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黄裳(1919年-2012年),原名容鼎昌,字黄裳,笔名黄裳,山东益都人,中国著名文学评论家、散文家。 他于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冀中军区政治部敌工部副部长、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敌工部副部长、晋察...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芬芳色彩相互交织,宁静中透露出美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谁不感叹,即使困难重重也无法阻挡它的步伐。秋天的光辉即将消逝,花儿依然绽放出美好的风采,这些美景都在重阳这一天一览无遗。
去完善
释义
1. 黄裳:诗人名字。 2. 香色相生:指菊花的香气和颜色相辅相成。 3. 静入观:安静的观赏菊花。 4. 化工:大自然的创造力。 5. 谁怕剪金难:不怕困难地栽培菊花。 6. 秋光欲尽:秋天的景色即将结束。 7. 花尤好:菊花依然美丽。 8. 都作时情:全都成为当时的风俗习惯。 9. 九日看:重阳节时赏菊。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菊花”为主题,描绘了菊花的香气、色彩以及它在秋天中的独特魅力。首句“香色相生静入观”中,诗人通过“香色相生”来强调菊花的香气与色彩的和谐统一,以及它带给人们宁静的感觉。接下来的“化工谁怕剪金难”则表达了菊花在大自然中展现出的顽强生命力,即使历经风雨仍能傲然盛开,不逊色于金色的绸缎。 诗的第三句“秋光欲尽花尤好”是对菊花在秋天中的美好形象的赞美,体现了菊花在秋季特有的韵味和美感。最后一句“都作时情九日看”则提到赏菊的最佳时节——重阳节,点明了诗歌的主题。总的来说,整首诗通过对菊花形象生动的描绘,既展示了菊花的美艳姿态,又强调了它在秋天的独特地位,充满了诗人的深情与赞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菊花 其一》是宋代诗人黄裳所创作的一首赞美菊花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宋朝(960-1279年),具体时期约为宋仁宗、宋英宗时期(1023-1067年)。 在这段时间里,黄裳的人生际遇颇为丰富。他曾担任过尚书郎、尚书右丞等职,后因不满朝政腐败而辞官回乡。他的诗歌创作受到了陶渊明、杜甫等前代诗人的影响,以田园生活为主题,抒发了对家乡和自然的热爱之情。 在黄裳所处的时代,宋朝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达到了高峰。当时的文人雅士崇尚隐逸之风,追求精神上的超脱。黄裳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和文化氛围。此外,宋仁宗、宋英宗时期,北宋与西夏的战争不断,这也给黄裳的创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