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张明真
绀发丹颜气粹和,大茅峰畔隠云萝。
至人朝斗传灵诀,先帝观龙赐御歌。
町疃瑞文眠径草,蜿蜒神物戏池波。
自惭五马来尘外,一挹仙风幸已多。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乌黑秀发红润脸庞气质高雅,云萝深处隐藏着大茅峰。
得道的神仙传授灵验的秘诀,先皇在观看巨龙时赐下御笔歌词。
乡村瑞景中,文章被写在小径旁的草丛里,神物在水池中翩翩起舞。
自愧不如五马齐驱远离尘世,能一睹仙境实在幸运。
去完善
释义
1. 绀发丹颜:指神仙的容貌。绀发,黑红色的头发;丹颜,红润的面庞。
2. 大茅峰:位于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是江南七大名山之一。这里代指仙境。
3. 云萝:云雾和藤萝交织在一起,象征仙境中的环境。
4. 至人:道德修养最高的人,这里指道士。
5. 朝斗:早晨朝拜北斗七星。
6. 灵诀:神仙传授的神秘口诀。
7. 先帝:皇帝或诸侯王以前的统治者,这里指唐太宗李世民。
8. 观龙赐御歌:传说唐代太宗皇帝在长安南望,看见大茅峰上紫霞笼罩,于是作了一首《题大茅峰诗》。这里的“赐”字有赐予、赏赐的意思。
9. 町疃(tīng tún):田间的小路。
10. 瑞文:吉祥的文字,这里指碑刻。
11. 神物:传说中的神兽。
12. 五马:汉代太守出行时前后五匹马的仪仗队,这里代指官员。
13. 一挹(yì):挹,舀取。这里是一饮的意思,比喻亲近、学习。
14. 仙风:神仙的风范。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与友人张明真隐居生活的诗篇。首先以绀发丹颜形容友人的精神风貌,他居住在大茅峰的云萝深处,生活环境十分幽静。接著提到至人传授的灵诀以及先帝赐予的御歌,显示出他们在学术和修养上的深厚造诣。而诗文中的瑞文、神物等语则描绘出他们的隐逸生活充满了祥瑞之气,宛如仙境一般。最后诗人自嘲为俗世凡尘的五马,庆幸自己能来到这个超越尘世的境地,沐浴在仙境的清风之中。整首诗寓情于景,把哲理、人生感悟与自然风光巧妙地融为一体,使读者陶醉其中,体会到诗人的心灵境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张明真》是宋代诗人王随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60-1279年之间的宋朝时期。
在这个时期,宋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国家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然而,由于内外势力的矛盾冲突,以及皇权与士人阶层之间的矛盾,使得这个时期的文人生活在一种复杂的政治氛围中。他们或抑郁不得志,或遭受贬谪,或避世隐居,他们的作品往往反映出这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心态。
王随在历史上并不出名,他的生平事迹和创作背景没有详细的记载。但从这首诗的内容来看,他可能是一个热爱山水、关注民生、追求隐逸生活的文人。在这首诗中,他表达了对朋友张明真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这或许反映了他在现实生活中遭遇的挫折和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