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日欲过小园闻海棠未开翦韭独酌有怀
寻芳自是少闲身,世故纷纷更咈人。
一筯小园初韭脆,三杯荒舍晚醅新。
云藏柳叶裁难断,月入梨花辨不真。
每岁海棠时候近,今年寒重殿余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寻求美好原本就少得空闲,世事纷扰更让人烦恼。一盘小园里的嫩韭菜味道鲜美,三杯农家的酒酿味道醇厚。云朵藏在柳叶间难以分辨,月亮照在梨树上不够清晰。每年的海棠花开时节将近,今年的寒气太重压抑了春天的气息。
去完善
释义
1. "三月三日":指的是上巳节,是古代的重要节日,有游赏水边,踏青采花的风俗。
2. "欲过小园":打算去小园游玩。
3. "闻海棠未开":听说海棠花还没开。
4. "翦韭":剪韭菜。
5. "独酌":一个人喝酒。
6. "有怀":有所怀念。
7. "寻芳":寻找春天的美好。
8. "自是":自然是。
9. "闲身":悠闲的时光。
10. "世故":社会中的纷繁琐事。
11. "纷纷":繁多杂乱。
12. "更":更加。
13. "咈人":使人不顺心。
14. "一筯":一根筷子。
15. "小园":小型的花园。
16. "初韭":刚生长出来的韭菜。
17. "脆":口感鲜嫩。
18. "三杯":多次饮酒。
19. "荒舍":荒废的房屋。
20. "晚醅":晚上酿造的酒。
21. "新":新鲜。
22. "云藏":云朵遮蔽。
23. "柳叶":柳树的叶子。
24. "裁":裁剪,这里比喻柳叶的形状。
25. "难断":难以分辨。
26. "月入":月亮进入。
27. "梨花":梨花的颜色与月光相近,故难以辨认。
28. "辨不真":无法辨别清楚。
29. "每岁":每年。
30. "海棠时候近":海棠花开的时间临近。
31. "寒重":寒冷严重。
32. "殿":推迟。
33. "余春":剩余的春光。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舒岳祥在三月初三这天踏青赏花的诗作。诗人在寻花途中感慨自己因世事纷扰而无法尽情享受自然之美。尽管他的小园中韭菜已绿、美酒醇香,但他仍为未能见到盛开的海棠而惋惜。
诗人以“寻芳”为主题,表达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然而现实中的种种牵绊让他无法停下脚步去欣赏身边的风景。诗人用“自是”和“每岁”这两个词表达了他内心的无奈与遗憾。
诗人从两个角度展现春天的景象:一是现实中的韭菜、美酒,二是想象中的云藏柳叶、月入梨花、海棠花开等美景。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既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感知,又表达了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在诗的结尾,诗人提到今年的春寒让海棠花的开放延迟了,这无疑是给渴望赏花的诗人带来了更多期待。诗人通过这一细节,暗示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以及生活中的等待与期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三月三日欲过小园闻海棠未开翦韭独酌有怀》是南宋诗人舒岳祥所作。创作时间大约在宋度宗时期(1265年-1274年)。这个时期的南宋,朝廷政治腐败、内忧外患,社会动荡不安。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舒岳祥的人生经历也颇为坎坷。他生于书香世家,自幼聪慧过人,但因家道中落而未能完成学业。他一生经历了多次科举失利,最终因战乱流离失所。虽然生活艰辛,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以诗词歌赋为伴,抒发内心的感慨。
这首诗正是舒岳祥在这个特殊时期创作的。诗中提到三月三日是农历的清明节,本是踏青赏花的好时光,然而诗人却只能在小园中度过。当他听说海棠花还未开放时,心中充满了期待和惋惜。诗人借由剪韭独酌来表达自己孤独的心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