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成
春阴晴复阴,因物悟浮生。
杜宇乡心重,杨花世事轻。
知非蘧伯玉,觉是晋渊明。
此意谁人会,骑牛访偶耕。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日天气时阴时晴,万物生长,让人领悟人生的无常。
杜鹃鸟思念家乡的心情沉重,而柳絮飘散则显得世事淡薄。
虽然我还不能达到蘧伯玉的境界,但我已逐渐明白了陶渊明的精神。
这种心境谁能理解?我就像那位骑着牛去寻找朋友的老者一样,去寻访那些能懂得我的人。
去完善
释义
注释如下:
1. 春阴晴复阴:描述春天时天气时阴时晴的现象。
2. 因物悟浮生:通过观察自然事物来领悟人生的道理。
3. 杜宇乡心重:杜宇指杜鹃鸟,这句表示思乡之情沉重。
4. 杨花世事轻:杨花比喻飘渺的事物,这里表示对世间事持轻态度。
5. 知非蘧伯玉:蘧伯玉指春秋时期卫国大夫蘧瑗,以修养德行著称。这句表示并非都像蘧伯玉那样修养有方。
6. 觉是晋渊明:晋渊明指东晋诗人陶渊明,他的诗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这句表示觉得自己更像陶渊明一样率真。
7. 此意谁人会:这种心情谁能理解呢?
8. 骑牛访偶耕:化用老子出关时的典故,形容寻求同道之人。
去完善
赏析
《偶成》叶茵这首古诗,语言浅显易懂,意境却深邃悠远。诗人以春天的变化为主线,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传递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生哲理的领悟。
首联“春阴晴复阴,因物悟浮生”中,春天时而阴暗时而晴朗的天气变化,引发诗人对于人生无常的思考。这一句既是写实,也是寓意,寓示着生活中难免会遇到起伏跌宕,关键是如何从中感悟人生的真谛。
颔联“杜宇乡心重,杨花世事轻”,诗人以杜鹃鸟(杜宇)和柳絮(杨花)分别象征浓烈的思乡之情和淡薄的人事纷争。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思念的重视以及对于人世间纷繁扰攘事务的看轻。
颈联“知非蘧伯玉,觉是晋渊明”,诗人把自己比作春秋时期的贤人蘧伯玉和晋代的隐逸之士陶渊明,他们均以其高洁的品质和独立的人格成为历代文人敬仰的典范。这里诗人暗示自己也有这样的品质与追求。
尾联“此意谁人会,骑牛访偶耕”则描绘了诗人渴望寻找到志同道合之人的心情。“骑牛访偶耕”化用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典故,展现了诗人渴望远离尘世纷扰,过上与世无争、怡然自得的生活的心愿。
整体来看,《偶成》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生活现象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哲理的独特理解和独到见解,流露出诗人超脱世俗的情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叶茵的这首《偶成》是在南宋末期创作的。这个时期,政治腐败,百姓疾苦,战争频发,整个社会处于动荡不安之中。作为一个小官,叶茵对此深感忧虑。然而,他的诗才并未因此受到压抑,反而更加勃发,他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同情心,描绘出人民的苦难和希望,展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魅力。
叶茵的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的忧虑和对国家的关切。他在诗中写到“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既是对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也是对人性沦丧的深深叹息。然而,他并没有完全悲观,而是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期待着一个美好的未来。这就是叶茵的《偶成》,一首反映时代精神,展现诗人情怀的佳作。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