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韵
急雨撒珠泣渊客,疾风卷荷波涛坼。
须臾雨过即风休,但有水香浮月夕。
水到飞霞几断港,安得红云藏薮泽。
儿曹问津本何有,茭葑蒙茸填淤碧。
划开天宇镜面平,荡漾渔舟自双只。
老惭数溷烦击鲜,筠外栽莲供醉白。
客来意坐夜沈沈,境以客重声籍籍。
清缨浊足随去取,水宽地窄易区画。
转庵夙昔董诗盟,同社歌呼剧欢伯。
婆娑得句俄朗吟,欵乃答声非夐隔。
乃知神语天亦相,仍使菱歌夜犹摘。
著身胜处即冰壶,混俗静中无火宅。
我虽爱吟无好句,其奈处闲聊自适。
未能汗漫据龟蛤,何补官私响蛙蝈。
天籁自鸣忽闻蝉,众作俱喑推巨擘。
恍思南塘香百里,拟泛具区帆一席。
更吟赏实起馋涎,细剥莲蓬珠贝获。
不如藏六守筠斋,水落霜枯且投迹。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狂风骤雨惊扰了深渊中的生灵,瞬间摧毁了一切和谐与宁静。可是不一会儿风雨就停息下来,留下的只是水中散发的清香和月光下的宁静夜晚。
流水夹带着飞霞般的晚霞流入了几条断港,如何让这美景深藏于繁茂的水草之中呢?孩子们问我这里到底有什么东西,我只看到茭白掩盖住了水面上的污泥和淤塞。划开水面,让天空与水面相映成趣,一艘艘渔船在水中荡漾。年迈的我已不再击鱼,只好在绿竹之外种上莲花供自己欣赏。
夜色深沉,客人到来使环境显得格外热闹。这里的溪水宽阔而土地狭小,很容易进行规划安排。转庵曾经主持过诗歌联盟,我们这些同门常常一起欢呼歌唱。他信口拈来,悠然自得地朗诵诗句,船夫的回答并不遥远。
由此可见,天地之间有着神奇的话语,使得夜晚的歌声依然悠扬动听。来到这里就像身处仙境,虽然在尘世中但并无火宅般的烦恼。虽然我喜欢吟诗但没有好的诗句,也许这就是一种自我陶醉的消遣吧。我不能像那些想象无限的诗人一样,我的诗歌对于世间的喧嚣并没有什么帮助。
突然间,传来一阵蝉鸣之声,打破了所有的寂静,好像是大自然演奏交响乐时的指挥家。我想起了那香气飘荡百里的南塘,我也想乘着小舟在广阔的湖泊中荡漾。再让我细细品尝莲子的美味,那种感觉就像是得到了一颗珍珠一般美妙。
或者我应该安静地待在绿竹之下的小屋子里,等待秋天来临,落叶纷飞,然后投身其中,感受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去完善
释义
1. 渊客:指鳄鱼,此处借指江鱼。
2. 疾风卷荷波涛坼:疾风席卷荷叶,使江面波纹破裂。
3. 月夕:每月的十五日夜,此时月亮最圆,故称月夕。
4. 安得红云藏薮泽:如何能找到隐藏在树丛水泽中的红霞。
5. 儿曹问津本何有:孩子们询问渡口原本是什么。
6. 茭葑蒙茸填淤碧:茭葑是一种水草,这里用来形容水域植被茂密,填补了淤泥造成的绿色缺失。
7. 划开天宇镜面平:把天空比作镜子,湖面平静如镜。
8. 筠外栽莲供醉白:在竹林之外种植莲花,以备酒宴之用。
9. 老惭数溷烦击鲜:老人自愧因为多次如厕而麻烦打渔人获取新鲜食物。
10. 清缨浊足随去取:清缨指的是文人墨客,浊足则是指渔人,作者表示对两者的态度因情况而异。
11. 乃知神语天亦相:才懂得神奇的语言连天都在相助。
12. 仍使菱歌夜犹摘:即使到了夜晚,依然可以听到采菱女的歌声。
13. 著身胜处即冰壶:把自己放在一个令人愉悦的地方,就仿佛置身于冰清玉洁的境地。
14. 天籁自鸣忽闻蝉:大自然的声音自行发出,突然听到蝉鸣。
15. 南塘香百里:南塘一带花香弥漫数百里。
16. 细剥莲蓬珠贝获:慢慢剥开莲蓬,得到里面的小珠子。
去完善
赏析
《再次韵》是南宋诗人许及之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初秋时节的江南水乡风光,以及诗人与友人共度良宵的情景。全诗生动形象,韵律和谐,充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急雨撒珠泣渊客,疾风卷荷波涛坼”,通过对急雨、疾风的描写,展现出大自然的变幻莫测。诗人以“渊客”喻指自己,表达了在风雨中的无奈和感慨。颔联“须臾雨过即风休,但有水香浮月夕”,描述了风雨过后,水面上弥漫着荷花清香,月色朦胧的美景。
颈联“水到飞霞几断港,安得红云藏薮泽”,表达了诗人对水上美景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尾联“儿曹问津本何有,茭葑蒙茸填淤碧”,通过描绘水乡的田园风光,表现出诗人对故乡的热爱。
紧接着,“划开天宇镜面平,荡漾渔舟自双只。老惭数溷烦击鲜,筠外栽莲供醉白。客来意坐夜沈沈,境以客重声籍籍。清缨浊足随去取,水宽地窄易区画。转庵夙昔董诗盟,同社歌呼剧欢伯。婆娑得句俄朗吟,欵乃答声非夐隔。乃知神语天亦相,仍使菱歌夜犹摘。著身胜处即冰壶,混俗静中无火宅。我虽爱吟无好句,其奈处闲聊自适。未能汗漫据龟蛤,何补官私响蛙蝈。天籁自鸣忽闻蝉,众作俱喑推巨擘。恍思南塘香百里,拟泛具区帆一席。更吟赏实起馋涎,细剥莲蓬珠贝获。不如藏六守筠斋,水落霜枯且投迹。”这一部分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欢聚的情景。通过对环境的细致描绘,以及对友情的真挚表达,展现了诗人热爱生活、崇尚自然的情怀。
总的来说,《再次韵》以其优美的语言和华美的辞藻,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画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再次韵》是南宋诗人许及之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的南宋时期。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许及之正在经历人生的重大转折。他早年曾以优异的成绩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但在官场上并不得志,屡次被贬谪。然而,他在文学创作方面表现出色,受到了当时文坛的高度认可。在这段时间里,许及之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在许及之生活的时代,南宋社会相对安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文人墨客们热衷于诗歌创作,探讨人生哲学和道德伦理问题。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多以描绘自然风光、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题,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探索。许及之的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