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春·次韵稼轩蓬莱阁
一顾倾吴。苎萝人不见,烟杳重湖。当时事如对弈,此亦天乎。大夫仙去,笑人间、千古须臾。有倦客、扁舟夜泛,犹疑水鸟相呼。
秦山对楼自绿,怕越王故垒,时下樵苏。只今倚阑一笑,然则非欤。小丛解唱,倩松风、为我吹竽。更坐待、千岩月落,城头眇眇啼乌。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是一首关于西施的古风词作。全文如下:
顾盼之间倾倒吴国,但是那苎萝村的佳人已经消失,只留下烟雾弥漫的重湖。当年的一切就像对弈一样,这也都是天命吧。范蠡已经成仙离去,笑看人间千古沧桑也不过一瞬间而已。有那么一些疲倦的过客,乘坐着扁舟在夜里游荡,似乎还能听到水鸟在互相呼唤。
秦山下的楼房正在绿油油的,让人害怕的是那越王的王宫遗迹,是否还时常被樵夫和渔夫所探访。如今只能靠着栏杆笑一笑,这样的场景,难道不是真的吗?小小的花丛解说着这一切,请清风为我吹奏一曲。我在这里静静地等待,直到月亮落下山头,城头上只有渺渺的啼乌之声。

去完善
释义
1. 汉宫春:词牌名。
2.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脚作诗或填词。
3. 稼轩:辛弃疾的字,南宋著名词人。
4. 蓬莱阁:浙江绍兴的一座著名楼阁,位于蓬莱山旁。
5. 一顾倾吴:指西施的美丽使吴国灭亡。
6. 苎萝人:指西施,她出生于苎萝村。
7. 烟杳重湖:指云雾笼罩下的西湖。
8. 对弈:下棋。
9. 大夫仙去:指范蠡功成身退,隐居江湖,后成为神仙传说之一。
10. 倦客:漂泊他乡的游子。
11. 扁舟:小船。
12. 秦山:即会稽山,在浙江境内。
13. 越王故垒:越王勾践的营垒,这里代指绍兴地区。
14. 樵苏:砍柴割草。
15. 小丛解唱:曲意赞美歌舞女子歌唱美妙。
16. 松风:比喻歌声如风吹过松树般悠扬。
17. 吹竽:演奏乐器。
18. 千岩月落:月亮照耀着群山。
19. 城头:城楼之上。
20. 眇眇啼乌:形容乌鸦啼叫的声音细微。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的意象与结构独具匠心。开篇写吴王夫差因西施而亡国,如同一场对弈,既有对历史的哀叹,又凸显出命运的荒诞。接着引用赵勾践的成功,以古人之事迹寓今人之无奈。而一句“烟杳重湖”将时空的距离拉得很远,既有对历史事件的遥望,也有对现实的疏离。
下片借山色水声引出回忆,想到往事如同梦境,但非真假难辨,而是欣然接受此刻的美好。小丛指美丽的女子,如同古代佳人献唱,以此隐喻美好生活的短暂和无常。末尾两句,写景如画,明月落下,空灵的夜空中只剩下乌鸦啼鸣,犹如一曲落幕,画面静谧中蕴藏深沉的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汉宫春·次韵稼轩蓬莱阁》是南宋词人姜夔的一首词。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186年前后,此时正值南宋中期,政治腐败,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困苦。
姜夔的一生颇富传奇色彩,他自幼丧父,家境贫寒,但才华横溢,文学、音乐、书法等诸艺皆通。然而,尽管他才情出众,但在当时的官僚体制下,却屡试不第,一生未曾入仕,这使他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姜夔的诗歌充满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这首《汉宫春·次韵稼轩蓬莱阁》便是他在这方面的代表作之一。在词中,他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蓬莱阁的美丽景色,同时又用讽刺的手法揭示了当时统治者的荒淫无度,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