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杏花天影·绿丝低拂鸳鸯浦

标题包含
杏花天影·绿丝低拂鸳鸯浦
丙午之冬,发沔口。丁未正月二日,道金陵。北望淮楚,风日清淑,小舟挂席,容与波上。 绿丝低拂鸳鸯浦。想桃叶、当时唤渡。又将愁眼与春风,待去;倚兰桡,更少驻。 金陵路、莺吟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满汀芳草不成归,日暮;更移舟,向甚处?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姜夔(1208年-约1263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又号石帚。他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书法家。 姜夔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的父亲姜噩是进士出身,曾任汉阳知县。然而,在姜夔幼年时,他的父...查看更多
豆妈_8275
去完善

译文
在丙午年的冬天出发,经过沔口,然后到了丁未年的正月二日抵达南京。抬头看着北方的淮水和楚国,此时的风和阳光都很清新舒适。我乘坐着轻快的小船,慢慢地在水面上行驶。 两岸的绿色柳条轻轻摇曳,好像在轻轻抚摸着鸳鸯浦。我想起那时叫桃叶来摆渡的情景。现在,我把忧郁的眼神留给春风,等待着倚靠兰桡的时刻,并希望能在此稍作停留。 沿途的金陵路上,黄莺和燕子都在欢快地歌唱和飞舞。计算一下潮水的涨落,就能知道人们的辛苦。尽管河岸长满了香草,我却仍无法找到归宿。太阳即将落山,我将把船移向何处呢?
豆妈_8275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沔口:古地,位于今湖北仙桃市西南,古称汉阳,相传是诗人离开家乡的地方。 2. 丁未:指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 3. 金陵:古代南京的别称,这里是诗人的目的地。 4. 淮楚:淮河和楚地的并称,这里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 5. 风日清淑:形容天气晴朗,风力适中。 6. 挂席:挂起船帆,比喻乘船迅速前进。 7. 鸳鸯浦:地名,即扬州南面渡口,据说姜夔当年在此邂逅佳人。 8. 桃叶:王献之妾名桃叶,相传她曾在此地摆渡。 9. 兰桡:木船的美称。 10. 汀:水边平地。 11. 移舟:指改变航线,换地方。
豆妈_8275
去完善
赏析
《杏花天影·绿丝低拂鸳鸯浦》这首词表达出词人在旅途中望见金陵的情景和感受。“绿丝低拂鸳鸯浦”一句描绘了江边的美好风光,引出了回忆中桃叶呼唤摆渡的回忆。而后写愁眼与春风,表现出因思绪复杂而盼望停泊的心情。下阕通过描述金陵路上的热闹景象反衬出自己的孤独心境,并借潮水诉说离愁之苦。最后,望着满地芳草,感叹自己无法回到故乡,只能再次扬帆起航,走向未知的地方。
豆妈_8275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杏花天影·绿丝低拂鸳鸯浦》是南宋著名词人姜夔在公元1185年左右创作的。此时正值南宋时期,宋金对峙,战争不断,国家形势十分严峻。 在这个时期,姜夔生活困苦,但他始终保持着高尚的情操和坚韧的信念。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及第,这使得他的仕途之路颇为坎坷。然而,他在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才华却得到了广泛的赞誉,成为了当时文坛的一位杰出代表。 在这段时间里,姜夔接触了许多民间艺人,他们对他的艺术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他的作品以清新脱俗的文风和深厚的情感见长,这首《杏花天影·绿丝低拂鸳鸯浦》便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豆妈_8275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