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韵蔡永叔双头芍药

标题包含
次韵蔡永叔双头芍药
反复新诗对月华,视模犹及正而葩。 坐驰芍药心先醉,身老江湖眼欲花。 夜半已酬连理约,风前还见一枝斜。 滩头更下双㶉鶒,并与妖红作意夸。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之道(1093年-1167年),字彦立,号相山居士,安徽滁州人。他是南宋著名的文人、政治家,历任太学正、国子监祭酒、尚书左丞等职。 王之道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年轻时曾游学于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新诗中反复咏叹月光,审视诗韵如同花开繁茂。 心中纵驰想象芍药花开,却已经感受到了年老与沧桑。 半夜已经完成了与伴侣的心灵约定,微风拂面,仍可欣赏那一枝摇曳生姿的花朵。 江滩水鸟更显得双宿双飞,展示着生命中最鲜艳的色彩。
去完善
释义
1. 次韵:依照他人诗歌的韵脚和用韵顺序进行再创作。 2. 蔡永叔:蔡沆,字永叔,号谷阳生,宋代文人。 3. 双头芍药:具有两个花头的芍药。 4. 反复新诗:指多次阅读蔡永叔的芍药诗。 5. 对月华:欣赏月光照耀下的芍药花。 6. 视模犹及正而葩:观看芍药花的形态,仿佛在欣赏真正的花朵。 7. 坐驰:坐着欣赏芍药花时,内心已陶醉其中。 8. 身老江湖:指作者在江湖奔波多年,人生阅历丰富。 9. 眼欲花:眼花,指眼花缭乱,形容芍药花色彩丰富,令人目不暇接。 10. 夜半已酬连理约:连夜欣赏双头芍药花,感受其恩爱相守的美好寓意。 11. 风前还见一枝斜:在风中仍能见到一支倾斜的芍药花。 12. 滩头更下双鸂鶒:描绘两只鸳鸯在河滩边嬉戏的场景。 13. 妖红:指芍药花的鲜艳红色。 14. 作意夸:特意展示其艳丽之姿。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次韵蔡永叔双头芍药》中,王之道通过对月光下的双头芍药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首先,诗人用“反复新诗对月华”来形容芍药的美丽,暗示了芍药的优雅和光彩照人。接着,诗人通过“视模犹及正而葩”表达了芍药的端庄和高贵气质。然后,诗人通过“坐驰芍药心先醉,身老江湖眼欲花”来表达自己对芍药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自己在岁月的流逝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渴望。 接下来,诗人通过“夜半已酬连理约,风前还见一枝斜”来描述芍药的形态特征,强调了芍药的独特之美。最后,诗人通过“滩头更下双鸂鶒,并与妖红作意夸”来表达自己对芍药的欣赏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蔡永叔双头芍药》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宋朝仁宗时期,大约是公元1023年至1063年之间。这一时期是宋朝文化繁荣的黄金时代,诗歌、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在诗人王之道的一生中,他曾多次担任地方官职,政绩显著。然而,他的政治生涯并非一帆风顺,也曾因遭人陷害而被贬谪。这使得他对人生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激发了他对艺术的热爱。他在任职期间,广泛结交文人墨客,互相唱和,创作了大量诗歌。 在诗中所描绘的“双头芍药”,象征着诗人的才情和抱负。他通过咏物抒怀,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虽然遭受挫折,但仍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