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标题包含
公道此时如不得,昭陵恸哭一生休。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洞(生卒年不详),字才江,唐代诗人。他的生平事迹记载较少,主要活动在唐宣宗大中年间(847-860年)。 据《全唐诗》记载,李洞是京兆人,即今陕西西安一带。他出身于书香门第,家境富裕,但本人却生活...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现在不伸张正义的话,即使以后在昭陵痛哭也毫无意义。
去完善
释义
句:这里指诗人李洞创作的一句诗。 注释: 1. 公道:公正的道理,此处可以理解为公正的对待。 2. 此时:这个时刻,这里可以理解为生前的时光。 3. 昭陵:唐朝皇帝唐太宗的陵墓,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九嵕山的主峰上。 4. 恸哭:极度悲痛地哭泣。 5. 一生休:一生也就到此为止了,这里是表示极度悲痛的情感表达。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句》,是唐朝诗人李洞的作品。全诗只有两句:“公道此时如不得,昭陵恸哭一生休。”这句诗意在表达诗人对于公平、正义的追求与渴望。 首句中,“公道此时如不得”,意味着诗人认为,如果此时不能实现公平正义,那么一切努力都将付诸东流。这里的“公道”指的是公正、正义的道义原则,也是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诗人用“如不得”表达了对这一原则的失落感,表现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第二句“昭陵恸哭一生休”则是对诗人内心的悲痛之情作了进一步的描绘。这里,诗人将情感寄托于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昭陵,表达出对逝去的公正时代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平之鸣。“恸哭一生休”意为诗人对失去公平公正现象的悲痛与无奈,体现出其作为文人志士悲天悯人的情怀。 总的来说,李洞的这首《句》展现了诗人对公正社会的执着追求,以及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无力回天的感慨。通过对公正公道的呼唤,反映了诗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及深沉的历史使命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句》是唐代诗人李洞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晚唐时期,大约公元9世纪末。 在这个时期,李洞经历了人生的起伏。他曾担任地方官员,但因政治斗争失利而被贬谪。这使得他对现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激发了他对诗歌的热爱。李洞在诗歌创作上有着很高的造诣,他的诗风独特,以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为主。 晚唐时期,唐朝国势逐渐衰弱,社会矛盾激化,政治腐败严重。李洞作为一位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深感忧虑。他希望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的关切和对人民的同情。因此,他的作品往往带有深沉的哀愁和忧郁的情感。 在这首诗《句》中,李洞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季节更替、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他也借此抒发了自己身处困境时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担忧。这种情感在他的诗句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佳作。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