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端
世上许刘桢,洋洋风雅声。客来空改岁,归去未成名。
远近天初暮,关河雪半晴。空怀谏书在,回首恋承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这世界上有许多像刘桢那样的人,他们的诗文充满了优雅的风雅之声。他们离家在外,时光流逝,却无法功成名就。天空逐渐变暗,远方的雪景若隐若现,大地仿佛沐浴在一片白雪之中。虽然空有一身才华,却仍然心系朝廷,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受到赏识。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世上许刘桢:这里是将李端比作东汉末年的著名文人刘桢,表明他在文坛上的地位。
2. 洋洋:这里形容诗文丰富且具有深意。
3. 风雅:这里指的是文学创作的风雅精神,即诗文的才情和品味。
4. 空改岁:指时间白白地流逝。
5. 关河:指关卡和河流,这里指代路途。
6. 雪半晴:指雪开始融化,天气渐好。
7. 空怀谏书在:指满怀忠诚,却无用武之地。
8. 承明:承明殿,是古代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这里借指朝廷。
去完善
赏析
《送李端》是一首描绘离别场景的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首先,诗人用“世上许刘桢”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誉,刘桢是东汉末年的著名文人,以才华横溢著称,这里用来形容友人的才情。接下来,诗人通过“洋洋风雅声”强调友人的诗歌成就,赞美其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感染力。
诗的后两句“客来空改岁,归去未成名”表现了友人在外漂泊的无奈与辛酸。尽管岁月匆匆流逝,但友人依旧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同情和支持,同时也传达了一种普遍的人生感慨:成功并非易事,有时候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接下来的“远近天初暮,关河雪半晴”描绘了离别的场景,远处的天空刚刚进入黄昏,关山和河流上的雪也渐次融化,这正是告别的时刻,象征着友谊即将分离。最后两句“空怀谏书在,回首恋承明”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虽然友人离去,但诗人仍心怀不舍,希望友人能够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李端》是唐代诗人耿湋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755年至762年之间,正值安史之乱时期。在这个时期,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史思明起兵反唐,导致全国战乱,民生疾苦。这一时期的诗人往往以表达离别之情为主题,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战争的忧虑。
在创作这首《送李端》时,耿湋正值中年,他的一生中曾担任过县令、监察御史等官职。但由于政治动荡和个人命运的多舛,他的仕途并不顺利。在这段时期,耿湋与朋友间的离别成为了他的主要情感来源,他以诗歌抒发对朋友的留恋和对战乱的忧虑。
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安史之乱,这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关键节点。这场战争使得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耿湋作为一位关心民生疾苦的诗人,他的作品自然反映了这种时代背景。在这首《送李端》中,他用“道路远”、“无消息”等词语表达了离别的痛苦和担忧,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