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江边柳

标题包含
江边柳
东风晴色挂阑干,眉叶初晴畏晓寒。 江上别筵终日有,绿条春在长应难。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郢,字楚望,号秋崖,南宋诗人。他的生卒年及生平事迹均不详,只知他是金华人,与陆游、杨万里等著名文人相交甚厚。 李郢的诗才横溢,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他擅长写山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春风轻拂倚栏干,柳叶新芽露尖角。 江边饯行恋不舍,绿色枝条春意浓。
去完善
释义
1. 东风:春风。 2. 晴色:晴朗的景色。 3. 挂阑干:挂在栏杆上。 4. 眉叶:指柳叶的形状像眉毛一样。 5. 初晴:刚刚放晴。 6. 畏晓寒:害怕早晨的寒冷。 7. 江上别筵:指在江边举行的告别宴会。 8. 终日有:整天都有。 9. 绿条:绿色的柳条。 10. 春在:春天的气息。 11. 长应难:应该是很难长久的。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郢的一首描绘春天柳树的诗。诗中,作者以“东风晴色挂阑干”开篇,描述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同时也为全诗定下了轻快的基调。接下来的“眉叶初晴畏晓寒”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柳树枝条在新雨后初晴时的情景,同时通过“畏晓寒”这一细节,表达了柳树的娇柔之美。 接着的“江上别筵终日有”一句,则转向了对离别的感慨。江上的别离宴席总是让人心情沉重,但诗人却以“终日有”来表达,表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而最后一句“绿条春在长应难”,则再次回到对柳树的描绘,通过“长应难”表达了对柳树生长的赞美,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江边柳》是唐代诗人李郢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描绘了江边的柳树在春天里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创作背景:此诗大约创作于唐中期,即公元8世纪左右。在这个时期,唐朝社会繁荣稳定,诗歌文化盛行,许多文人墨客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李郢作为其中的一员,以他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笔触,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美丽的江边春色图。 人生际遇:李郢生活在唐宪宗至唐武宗时期(约公元806-840年),这是一个政治相对稳定、经济较为繁荣的时期。然而,他在仕途上并不得意,多次应试不第,长期滞留在地方官职,未能跻身朝廷。这种人生经历使得他对故乡的眷恋更加深沉,也使他更容易感受到自然界的美好与宁静。 时代背景:这个时期的唐朝正处于中晚唐时期,虽然社会矛盾逐渐凸显,但整体而言,社会秩序相对稳定。李郢的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它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