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断虹收霁雨,卷帘幕、与风期。
正燕子将雏,莺儿弄巧,日影迟迟。
荼䕷。
牡丹过也,但游丝、上下网晴晖。
三月韶华,转头易失,密阴匀齐。
常思。
入夏景偏奇。
是梅雨霏微。
更乍著轻纱,凉摇素羽,翠点清池。
还思。
故山旧隐,想葱茏、翠竹锁窗扉。
独倚西楼谩久,此怀冷淡谁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天边的彩虹吸收了雨水,又卷起了窗帘,与微风共舞。看那燕子带着小燕子,黄莺编织着精巧的巢穴,太阳慢慢落下。现在荼蘼已经开花,牡丹也已凋零,只剩下蜘蛛网在阳光下摇曳。三月的花季时光流逝,夏日已经来临,绿树成荫。我想起夏天的景象是多么奇特。梅雨季节的雨飘洒,人们穿上轻薄的衣衫,轻轻摇动白羽毛扇,青翠的绿色点缀了清澈的池塘。回忆中的故乡风景,那些绿意盎然的翠竹围绕着窗口。独自靠在西楼的栏杆上,我的心情疏离而冷漠,谁又能懂我呢?
去完善
释义
《木兰花慢》注释如下:
1. 断虹:彩虹的简称。
2. 霁雨:雨后放晴的天气。
3. 帘幕:窗帘和帷幕。
4. 风期:风的季节变化。
5. 燕子将雏:燕子哺育幼燕的时期。
6. 莺儿弄巧:莺鸟在春天飞翔嬉戏的情景。
7. 日影迟迟:阳光缓慢移动的样子。
8. 荼蘼:一种开白花的藤本植物,花期在春末夏初。
9. 牡丹过也:牡丹花谢落的时期。
10. 游丝:空中飘荡的蜘蛛丝。
11. 三月韶华:阳春三月的美好时光。
12. 转头易失:时间流逝迅速,转瞬即逝。
13. 密阴匀齐:树木生长繁茂,郁郁葱葱的景象。
14. 梅雨:江南地区初夏时的雨季。
15. 霏微:细雨蒙蒙的样子。
16. 轻纱:轻薄的丝织品或纱巾。
17. 素羽:白色羽毛。
18. 翠点清池:绿藻在水池中生长的景象。
19. 故山旧隐:指故乡的老房子。
20. 葱茏:草木青翠茂盛的样子。
21. 翠竹:绿色的竹子。
22. 窗扉:窗户。
23. 独倚西楼:独自倚靠在西边的楼台上。
24. 谩久:漫长的时间。
25. 冷淡:寂寞孤独的心情。
去完善
赏析
《木兰花慢》是宋代词人曹勋的一首描绘夏日风光的词作。在这首词中,作者通过对雨后初晴的景致、燕子的活动、花鸟的成长以及对故土的思念等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夏日画卷。
“断虹收霁雨,卷帘幕、与风期。”起句以雨后的彩虹作为切入点,表达出清新的氛围。接着通过描述燕子、黄莺等鸟类的生活习性以及阳光照射在地面上的情景,展现出夏日的宁静与祥和。
在接下来的描写中,作者描述了茶蘼花的盛开和牡丹花的凋谢,表明春天已经结束,夏天已经到来。这里的“游丝”是指空中飘动的蜘蛛丝,它们在空中纵横交错,象征着晴天的美好时光。
紧接着,词人以想象中的初夏美景为主旨,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出了梅雨季节的景象。这里用“轻纱”形容朦胧的雾气,以“凉摇素羽”描绘翠鸟在水中轻盈地飞掠,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之后,作者笔锋一转,回忆起了故乡的绿色竹林和窗户,表现出了浓郁的乡愁之情。同时,通过对独居在西楼的自己的描绘,表达了内心孤独的情感。
整首词借助于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情感,巧妙地描绘出了夏日常态以及作者的乡思之情,展现了曹勋词作的独具匠心之处。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木兰花慢》是南宋词人曹勋的一首描绘江湖风光的词作。这首词创作于1178年,当时曹勋已年至花甲,官场生涯不如意,于是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
在南宋时期,国家偏安江南一隅,文人墨客们常常借此表达对故土的眷恋和对时局的忧虑。曹勋虽然曾做过地方官,但在晚年辞官回乡后,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他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表达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在这首词中,曹勋通过对江湖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同时,他也借江湖之水表达了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这种情感既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