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药
山城风雨收,未省牡丹开。
正讶迟红药,双葩忽送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山城风雨过后,不知牡丹花是否开放。令人惊讶的是,虽然红药花期较晚,但此刻却有两朵花忽然盛开送来了春的气息。
去完善
释义
1. 山城:指山区或丘陵地带的城市,此处指的是福建莆田。
2. 未省:未曾看见,表示出乎意料。
3. 牡丹:一种常见的花卉,在春天盛开。
4. 正讶:正在惊讶。
5. 迟红药:一种红色的芍药花。
6. 双葩:两个花蕾。
7. 忽送:突然送来。
去完善
赏析
《红药》是宋代诗人陈宓的一首咏物诗。诗人以红药为题,通过对红药的描绘,表达了其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首句“山城风雨收”,描述了山城在风雨过后天气晴朗的景象。通过这一景象的描绘,为接下来的描写提供了一个美好的背景。诗人选择山城作为背景,不仅展现了其视野的开阔,也使得整首诗具有了一种清新自然的气息。
紧接着,诗人用“未省牡丹开”来表达对牡丹花的期待。这句诗既表达出了诗人对牡丹花的喜爱,又为其下文对红药的赞美做铺垫。诗人在这里运用“未省”一词,突显出其内心的期待和渴望,使读者更加期待红药的出场。
到了诗的后两句“正讶迟红药,双葩忽送来”,诗人开始对红药进行描绘。他先以“正讶”表达自己的惊讶之情,接着又以“双葩忽送来”展现红药之美。在这两句诗中,诗人通过对红药的描绘,展示了红药的美丽姿态,同时也表现出了自己对红药之美的赞叹。同时,“双葩忽送来”还传达出诗人对红药突然出现的惊喜之感。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活泼,令人陶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红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诗人运用生动的笔触,将红药的美态呈现得淋漓尽致,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红药》是南宋著名诗人陈宓的一首描绘芍药花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即南宋后期。
在这个时期,陈宓经历了南宋的政治动荡和民族矛盾。他曾任朝廷官员,后因不满权臣当政,辞官回乡。在这段时间里,陈宓关注民生疾苦,写下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的诗篇。此外,他还致力于教育和学术研究,培养了许多人才。
在时代背景方面,南宋后期正值金朝的侵略时期。当时,南宋与金朝的战争不断,民族矛盾尖锐。同时,南宋内部政治腐败严重,权臣当道,百姓生活困苦。在这样的背景下,陈宓的诗作往往充满了忧国忧民之情和对现实的不满。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