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门阻风望庐山有怀李白
北风阻船泊湖漘,北望庐阜青无痕。
晴云自舒仍自卷,白龙欲眠犹宛转。
秋空漠漠秋气浅,碧天蘸水如刀剪。
篙师畏浪不敢行,却忆李白骑长鲸。
倒回玉鞭击鲸尾,锦袍溅雪洪涛里。
霓光溢目精神闲,终日高歌去复还。
飞流直下三千尺,风吹银汉落人间。
天送醇醪倾北斗,群仙吹箫龙凤吼。
李白一饮还一醉,醉来岂知生死累。
倐然却返玉皇家,不骑鲸鱼驾鸾车。
留连自摘蟠桃花,嚼花吐津染朝霞。
不信如今三百载,顽鲸骇浪空相待。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北风让船只停泊在湖畔,向北望去庐山已经没有绿色。
云朵时卷时舒,犹如一条正在打盹的白龙。
秋天的天空高远而静谧,仿佛用剪刀剪出一般。
撑船的人害怕波浪而不敢前行,我想起了骑鲸的李白。
他回头抽打着鲸鱼的尾巴,他的锦衣在洪涛中翻腾。
他的眼神璀璨,整日唱个不停,声音响彻天地。
瀑布飞泻而下,就像银河落在人间。
天上倒酒如同北斗七星,群仙吹箫龙吟虎啸。
李白一次喝酒就醉一次,醉了之后忘记了生死。
突然间,他又回到了天宫,没有再骑鲸而是坐上了鸾车。
留恋之间自己摘下蟠桃树的花,嘴里含着花瓣的津液,朝霞映照在他的脸上。
不相信现在已经是三百年过去了,那条鲸鱼还在那里等待。
去完善
释义
1. 松门:位于江西九江的景点。
2. 阻风:因风太大而不能行驶。
3. 望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境内的山脉,为中国的十大名山之一。
4. 郭祥正:北宋诗人。
5. 湖漘:湖边。
6. 庐阜:即庐山。
7. 白龙:这里指云雾缭绕的景象。
8. 漠漠:广大无边的样子。
9. 碧天蘸水如刀剪:碧蓝的天空仿佛是用剪刀裁剪过的一般。
10. 篙师:撑船的人。
11. 李白骑长鲸:形容李白豪放不羁,犹如驾驭长鲸遨游五湖四海。
12. 倒回玉鞭击鲸尾:化用李白的诗句“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之意。
13. 锦袍溅雪洪涛里:描述李白饮酒后的狂放姿态。
14. 霓光溢目:形容光明四射的景象。
15. 飞流直下三千尺:出自李白的《庐山谣·其一》。
16. 风吹银汉落人间:描绘瀑布从高空倾泻而下的壮观景象。
17. 天送醇醪倾北斗:形容美酒如同银河般倾泻而下。
18. 群仙吹箫龙凤吼:描写神仙演奏的场景。
19. 李白一饮还一醉:形容李白饮酒的豪爽与豁达。
20. 生死累:表示对生老病死等困扰的解脱。
21. 倐然:忽然间。
22. 玉皇家:形容仙境。
23. 嚼花吐津:形容李白食用仙桃后,口中所出的唾液如同朝霞般鲜艳。
24. 不信如今三百载:表示不相信时间已过去三百年。
25. 顽鲸骇浪相寻待:形容江面的狂风巨浪仍在等待李白归来。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怀念之情,又充满想象力的诗。诗人以自己在松门遇阻的风头,遥望庐山的景色,引发了与李白的深切共鸣。
"北风阻船泊湖漘,北望庐阜青无痕",描绘出一幅寒冷的北风吹拂湖面,诗人在舟中望向庐山,但山色却被寒雾遮住的画面。诗人以此开始,表达了他对李白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的诗句,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晴云、白龙、秋水等自然景象,衬托出秋天萧瑟的氛围,同时也展示了他的深厚笔力。"秋空漠漠秋气浅,碧天蘸水如刀剪"两句,让人仿佛看到了秋高气爽的晴天,天空与湖水相连的景象。
诗人由景及人,将思绪带回到李白。他幻想李白骑在长鲸上,抽打着玉鞭,身穿锦袍,纵情高歌,饮酒作诗的情景。"倒回玉鞭击鲸尾,锦袍溅雪洪涛里"两句形象地勾勒出了李白的豪情壮志。紧接着"霓光溢目精神闲,终日高歌去复还"进一步表达了李白那种超脱凡尘,逍遥自在的生活态度。
此后,诗人又以"飞流直下三千尺,风吹银汉落人间" 以及 "天送醇醪倾北斗,群仙吹箫龙凤吼"描绘了李白的豪放不羁与饮酒赋诗的生活场景。特别是“李白一饮还一醉,醉来岂知生死累。”更是将李白视酒如命的形象生动展现出来。
结尾部分,诗人想象李白最后摆脱了生死束缚,远离俗世纷扰,“不骑鲸鱼驾鸾车”,乘着彩凤翱翔在天际。这种浪漫主义的想象,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梦幻般的色彩。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松门阻风望庐山有怀李白》是宋代诗人郭祥正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唐末年至北宋初年(960-970年)之间。
在那个时候,郭祥正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南唐灭亡后,宋王朝建立,但社会仍然不稳定,战争频繁。在这个背景下,郭祥正作为一名文人,深感忧虑和无奈。他希望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之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与此同时,郭祥正与李白有着深厚的友谊。他们曾在庐山上一起游览,共度美好时光。这次阻风望庐山,让他想起了与李白的往事,心生怀念之情。因此,他将这种情感融入到诗歌中,表达了对李白的深切怀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