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谪岭南道中作

标题包含
谪岭南道中作
岭水争分路转迷,桄榔椰叶暗蛮溪。愁冲毒雾逢蛇草, 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德裕(787年-850年),字文饶,唐朝赵郡人,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他在唐宪宗时期开始进入官场,历任监察御史、翰林学士等职位。在穆宗、敬宗、文宗三朝,他历任尚书右仆射、左仆射、兵部尚书等...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山岭间溪水争流,道路难以辨认;芭蕉与椰子郁郁葱葱,遮掩了蜿蜒的溪流。正值忧虑之时,又被有毒雾气笼罩、遇见有毒花草,让人更加思念家乡、痛苦不堪。在红花之中,听到越鸟的哀啼声,让人内心更加难以忍受。
去完善
释义
1. 谪:古代官吏被贬谪,指降级外调。 2. 岭南:五岭以南地区,这里泛指南方地区。 3. 桄榔:一种热带乔木,可用于建造房屋或编织器具。 4. 蛮溪:南方边远地区的溪流。 5. 毒雾:瘴气,热带雨林中的一种有毒气体。 6. 蛇草:一种有毒植物,多生长于湿热环境中。 7. 红槿花:一种红色的花卉,常见于南方地区。 8. 越鸟:南方的鸟类。
去完善
赏析
《谪岭南道中作》是唐代诗人李德裕的一首五言诗。诗人在被贬谪到岭南的途中,通过对沿途风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思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首句“岭水争分路转迷”,描述了岭南地区的山水景象。水流纵横交错,道路曲折迷离,表现了诗人对陌生环境的惶恐和不安。紧接着,“桄榔椰叶暗蛮溪”描绘了桄榔、椰树等热带植物繁茂生长,遮天蔽日的景象,衬托出南方边陲的荒蛮之气。 诗人以“愁冲毒雾逢蛇草”来形容路途中的艰难困苦。面对毒雾和毒蛇,诗人感到忧虑和恐惧,这不仅是旅途中的艰险,更是他内心痛苦的象征。而后两句“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则流露出诗人深深的乡愁。在岭南的红槿花丛中,听到越鸟的啼鸣,不禁让他想起北方的家乡,思念之情难以承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谪岭南道中作》是唐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李德裕在贬谪至岭南期间创作的诗歌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年),时年诗人60岁。 在创作这首诗时,李德裕正身处被贬谪的困境之中。在此之前,他因与权臣李宗闵、牛僧孺等党争失败,被贬为潮州司马,后又流放至海南岛。这一时期,他的政治生涯受到重创,心情沉重。然而,在谪居岭南的过程中,他并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始终保持着坚韧的信念和高尚的品质。 在李德裕所处的时代,唐朝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等问题严重困扰着国家的发展。在这个背景下,他以坚定的信念和卓越的政治才能,力图改革政治弊端,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然而,由于党争激烈,他的理想未能完全实现,最终在贬谪之地度过了余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