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古树

标题包含
古树
古树被青藓,蟠溪作卧龙。 穷冬不蔽日,入夏却生风。 枝少禽难托,根空蚁聚封。 幸为斤斧弃,得老雪霜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古树披着绿苔,像一条卧在蟠溪的龙。 尽管冬天阳光照不到,夏天却能吹来凉风。 树枝太少鸟儿无法依靠,根部空空蚂蚁聚集在一起。 幸好被人遗弃了斧头,才能在雪霜中度过岁月。
去完善
释义
1. 被:这里是覆盖的意思。 2. 蟠溪:蟠是盘绕的意思,蟠溪即曲折蜿蜒的溪流。 3. 卧龙:比喻古树像一条横卧在水边的巨龙。 4. 穷冬:冬天最寒冷的时候。 5. 蔽日:遮挡太阳。 6. 入夏:到了夏天。 7. 生风:产生风。这里指古树在夏天能起风,给人带来清凉感。 8. 托:寄托,这里是栖息的意思。 9. 根空:因为年久失修,根部已经有一定的空洞。 10. 蚁聚封:蚂蚁们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层保护层。 11. 幸为:幸好。 12. 斤斧:砍树用的斧头。 13. 老雪霜中:在风雪交加的环境中慢慢老去。
去完善
赏析
《古树》是沈说的一首咏物诗,通过对古树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感悟。 首联“古树被青藓,蟠溪作卧龙”,以“卧龙”喻古树,形象生动地展现出古树盘根错节的形态。同时,用“被青藓”和“蟠溪”来形容古树,突出了其沧桑的历史感。 颔联“穷冬不蔽日,入夏却生风”,通过描述古树在冬季不能遮风挡雨,夏季却能带来凉意这一现象,展示了古树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颈联“枝少禽难托,根空蚁聚封”,描写了古树枝叶稀疏,无法为鸟类提供栖息之地;树根空洞,却成为了蚂蚁筑巢的地方。这两句揭示了自然界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也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尊重。 尾联“幸为斤斧弃,得老雪霜中”,表达了作者对古树幸免于伐木者的砍伐,得以在风霜中生存下去的庆幸之情。这既是对古树的赞美,也是对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呼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古树》是南宋诗人沈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述了一棵古老的大树,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创作于南宋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战乱和动荡的时期,社会矛盾激化,人民生活困苦。 沈说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他的生平事迹虽然鲜有记载,但我们可以从他的诗作中感受到他的人生际遇。他在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关切。 在《古树》一诗中,沈说通过对古老树木的描绘,引发了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生命的思考。这首诗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反映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在南宋这个特殊时期,诗人通过这首诗歌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