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庵简庵师三人共轴赞
谩说降龙伏虎,徒夸对御谈禅。
莫怪无门担板,佛来也吃粗拳。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谩说:空说。2. 降龙:佛教中,文殊菩萨曾降服恶龙;比喻折服邪恶。3. 伏虎:佛教中,观音菩萨曾驯服恶虎;比喻战胜凶顽。4. 对御:指与皇帝对话。5. 谈禅:谈论佛学道理。6. 担板:担起一块板的形状,扁担两头不触地,喻指学问浮浅、不通情理。7. 无门:无所适从,没有途径。8. 粗拳:暴力,野蛮行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慧开所作的《牧庵简庵师三人共轴赞》。诗中,诗人通过对“降龙伏虎”、“对御谈禅”、“无门担板”等禅宗典故的运用,表达了自己对佛学修行的高度见解。
首句“谩说降龙伏虎”,意指世人空口谈论禅宗教义,并未真正付诸实践。诗人认为,光说不练不能领悟真正的佛性。紧接着的第二句“徒夸对御谈禅”,指出那些仅仅在皇帝面前夸耀自己佛学修为的人,也只是停留在表面。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那些浅薄之人的不满:“莫怪无门担板,佛来也吃粗拳。”这两句意味着不要责怪那些没有真正进入佛法之门、只会空洞地谈论禅理的人,即使佛祖亲临,他们也会因为自己的无知而对佛祖不敬。诗人以此暗示,真正的修行应该摒弃虚荣心,注重实修实证,才能真正领悟佛学的精髓。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牧庵简庵师三人共轴赞》是南宋时期诗僧释慧开所创作的诗歌作品。这首诗描述了在佛门净地中,牧庵、简庵和慧开三位禅师共同修行参禅的情景。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禅宗修行的向往和对同道者们的敬仰之情。
创作时间:这首诗歌创作于南宋晚期,当时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禅宗文化尤为盛行。
人生际遇:释慧开作为一位诗僧,一生都在寺院内度过。他潜心修禅,致力于弘扬佛教文化。他与牧庵、简庵两位禅师共同参禅论道,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首诗歌正是他们对禅宗信仰的追求以及彼此间深厚情谊的体现。
时代背景:南宋时期,禅宗已经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禅宗强调心性本净,主张顿悟法门,提倡师徒间的参禅论道,强调禅修的实践。这一时期,禅宗寺院遍布全国各地,僧侣们通过参禅、诵经、说法等方式传播佛教教义。在这样的背景下,释慧开创作了这首诗歌,表达了他对禅宗修行的理解和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