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墨水仙栀子 其一
烁石流金记曝根,古壶疏插煮泉温。
翠扶柔玉春无力,独与华风伴月痕。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阳光照射下,石头闪闪发光,犹如流动的黄金。古老的茶壶稀疏地插着茶叶,用山泉煮沸。春天的翡翠和柔软的玉石相互辉映,似乎没有力量阻挡春天的到来。在这个美好的时刻,只能和华美的风以及月光相伴。
去完善
释义
"烁石流金"是形容酷热难耐的词语,在这里用来形象地描绘出炎炎夏日的情景。"曝根"是指植物根部暴露在阳光下,此处指水仙花在夏季炎热环境下生长的情况。
"古壶"指的是古代的花器或茶壶,这里用来插水煮泉水,使得整幅画面充满古意。"煮泉温"指的是用煮沸的水来保持花器的温度,以便于水仙花的生长。
"翠扶柔玉春无力"中的"翠扶"形容的是枝叶扶疏的绿色景象,"柔玉"则是比喻水仙花的茎叶,这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而"春无力"则表现出春天的尾声,阳光渐弱,气温微凉,似乎有种无法抵挡的力量使春天渐渐逝去。
"独与华风伴月痕"中的"华风"指的是中国传统的文化风格,"月痕"则是描述月亮投映在地面上的痕迹,这句诗表示水仙花虽处初夏,但它那优雅的气质和淡雅的风姿仍然能与中国的传统文化风格相辉映。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水墨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诗人通过对画中山水、草木的刻画,展现了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首句“烁石流金记曝根”,描述了炎炎夏日里,山石被阳光晒得发光发热,水分渐渐蒸发,只留下植物的根部暴露在阳光下。这情景让人想起一幅画面:烈日下,大地一片荒凉,唯有顽强的植物在坚守着生命的痕迹。接下来的“古壶疏插煮泉温”则转向了诗人自己的形象,他在古壶中随意地插上几枝煮过的泉水,这样悠闲的生活场景给人带来一丝清凉的感觉。接下来的两句“翠扶柔玉春无力,独与华风伴月痕。”,诗人借用水仙和栀子两种花卉来比喻自己。“翠扶柔玉春无力”,这里的“春无力”指的是春天的花朵显得娇嫩柔弱,正如水仙和栀子的花一样,它们需要人们的呵护才能茁壮成长。而“独与华风伴月痕”则是诗人在暗示自己虽然独自生活在这幅画中,但他却并不孤独,因为他有华风和月痕为伴。整首诗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淡墨水仙栀子 其一》是宋代诗人释居简的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小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宋徽宗年间(公元1100-1126年)。
在这个时期,释居简身为一名僧人,他的生活充满了修行和写诗的闲暇时光。他曾游历四方,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的生活疾苦。这些人生经历使他的作品富有生活气息和社会现实感。在他的笔下,大自然的美景被赋予了浓烈的情感色彩,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世界的向往。
在宋徽宗年间,中国正处于一个相对繁荣的时期。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文化艺术也得到了繁荣发展。这个时期的文人墨客们热衷于诗歌创作,以表达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感悟。释居简的诗作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他的作品既体现了佛教的出世思想,又表现出了对生活的热情,成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