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树经火而殒今复荣茂

标题包含
树经火而殒今复荣茂
无药医双树,扳枝忽再春。 不随人换世,曾见寺归真。 雨露虽全节,风霜只半身。 荣枯相倚伏,东海复扬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居简(1164年-1246年),俗姓李,字敬叟,号东涧老人,又号东涧遗民。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和僧人,主要活动在浙江一带。 释居简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轻时曾参加...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没有药物医治双树,一推树枝突然再次焕发新春。 不随世人更换世界,曾经看到寺庙回归本真。 雨露虽然滋润全身,风霜却只袭击半身。 繁荣与枯萎相互依存,东海又再起尘埃。
去完善
释义
1. 树经火而殒:树木经过火灾而消亡。殒,死亡、消失的意思。 2. 无药医双树:没有药物可以治疗这两棵树。这里指火灾对树木的伤害是无法用药物治疗恢复的。 3. 扳枝忽再春:扳,触摸;忽,突然地;再春,再次春天到来,比喻重新焕发生机。这句话是说,摸到树枝的时候突然发现树木又恢复了生机。 4. 不随人换世:不换世,不变动时代;随人,跟随人的意愿。这句诗是表示这两棵树并不随着时代的变动而改变其生存状态。 5. 曾见寺归真:寺,寺庙;归真,回归本真。这句诗是说曾经看到寺庙回归到最本真的样子。 6. 雨露虽全节:雨露滋润下,树木的枝叶得到了保全。 7. 风霜只半身:风霜侵袭下,树木的枝叶只剩下了一半。 8. 荣枯相倚伏:荣,茂盛;枯,枯萎;倚伏,互相依存、起伏。这句诗是说树木的茂盛与枯萎是相互依赖、起伏变化的。 9. 东海复扬尘:东海,东方的大海,代表广阔的空间;复扬尘,再次扬起尘土,暗示历史的变迁。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树经火而殒今复荣茂》诗中,诗人以树木为喻,表达出生命无常、世事变幻的感慨。诗人用“无药医双树”来形容生命的脆弱和无法挽回的逝去,但紧接着又以“扳枝忽再春”表达了生命力的顽强和重生。在颔联中,诗人以树木依然挺立,坚守自己的本真,喻示着人性的坚韧与坚定。颈联则通过对树木“雨露虽全节,风霜只半身”的描绘,强调生命虽然遭遇困境但依然能够保持尊严和高尚。最后两句则以“荣枯相倚伏,东海复扬尘”揭示出世间万事万物都在生死轮回中,变幻莫测,我们也应坦然面对。整首诗富有哲理,意味深长,令人深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公元11世纪的北宋时期,佛教学者释居简写下了这首名为《树经火而殒今复荣茂》的诗歌。在这个时代,中国正处在经济、文化和科技的高度繁荣期,同时也是佛教文化的高峰时期。 释居简本人曾在寺庙出家为僧,研究佛学,他的诗歌充满了哲理和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在这首诗歌中,他通过描述树木在大火后依然能够重生和繁荣的景象,来隐喻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也应当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从而实现自我成长和超越。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释居简个人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他曾经历过战乱和流离失所的生活,这也使得他对人生的苦难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他写下这首诗的时候,他已经度过了困苦的岁月,迎来了新的生活。因此,这首诗既是对过去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期许,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坚定信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