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春日闲居

标题包含
春日闲居
居止日萧条,庭前唯药苗。身闲眠自久,眼荖视还遥。 簷燕酬莺语,邻花杂絮飘。客来无酒饮,搔首掷空瓢。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姚合(777年-843年),字大凝,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唐朝著名文学家、诗人,与贾岛并称“姚贾”。 姚合出身贫寒,年轻时曾以卖药为生。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擅诗歌创作。唐德宗贞元十一年(79...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居住的地方日渐冷清,院子里只剩下药草幼苗。由于清闲时间充裕,我已经长时间入眠,眼睛也显得有些昏花。檐下的燕子在与黄莺交流,附近的鲜花和柳絮纷飞。有客人来访时,因为没有准备酒水,只能挠挠头,无奈地摇了摇空荡荡的酒葫芦。
去完善
释义
1. 居止:居住地。 2. 日萧条:形容居住环境荒芜冷落。 3. 唯:只有,仅。 4. 药苗:草药幼苗。 5. 眠:睡觉。 6. 自久:时间较长。 7. 荖(lǎo):年老。 8. 视还遥:目光所及仍然遥远。 9. 簷(yán)燕:屋檐下的燕子。 10. 酬:应答。 11. 莺语:黄莺的叫声。 12. 杂絮飘:各种飞絮混杂飘落。 13. 客来:客人到访。 14. 无酒饮:没有酒可以招待。 15. 搔首:用手抓头发,表示苦恼。 16. 掷:扔。 17. 空瓢:空的葫芦,这里指空杯子。
去完善
赏析
《春日闲居》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居生活的场景和心境。诗中“居止日萧条”一句,开篇便展现了一种冷清、寂寥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诗人的孤独。而“庭前唯药苗”则进一步凸显了这种孤寂感,通过对庭院景象的描绘,展现出诗人的无助与无奈。 接下来,诗人通过“身闲眠自久,眼荖视还遥”两句,表达了他在闲暇时的心境。“身闲”意味着无所事事,而“眼荖”则表示目光迷茫,这两句共同传达出诗人内心的空虚与茫然。 然后,“簷燕酬莺语,邻花杂絮飘”两句描绘了春日里的景象。虽然此时的景色显得生机勃勃,但诗人却并未从中得到慰藉。反而因为自己的孤独与空虚,使得这些美好的景物都显得苍白无力。 最后,“客来无酒饮,搔首掷空瓢”两句揭示了诗人此刻的心情。当有客人来访时,诗人却因无酒可饮而感到羞愧。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窘迫与无奈,使整首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 总的来说,《春日闲居》这首诗歌以清新的笔调,真实地展现了一个孤独的诗人内心世界。通过对诗人独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无助、空虚和无奈之情,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日闲居》是唐代诗人姚合所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唐朝中期,此时中国正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文化繁荣昌盛。诗人在这一时期生活在一个以诗歌、书画为主要文化表现形式的文人墨客的世界中,深受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 在人生的这段时期,姚合性格沉郁寡言,既具备了传统士人的才华横溢,又具备了他那个时代的独立精神。他的才情使他身处顺境,却又使他向往远离尘嚣的恬静生活。因此,他的作品既有对生活的热情赞美,又有对宁静隐居生活的渴望。 这一时期的社会背景下,市民文化和民间艺术得到快速发展,逐渐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推动力。此外,与文人墨客密切相关的琴棋书画等活动也得到普遍推广。这个时期的音乐、舞蹈和绘画等艺术形式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因此,以姚合为代表的诗人描绘出一幅令人神往的春日闲暇生活的画卷,借此抒发自己内心深处对宁静生活及自然美的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