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坚老师相访诵法华经如流

标题包含
坚老师相访诵法华经如流
八十童颠抹霜雪,琉璃碧眼莲华舌。 不将象步蹴馿骡,坐与如来过小劫。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石(1802年-1855年),原名李秉礼,字贞吾,号顽白,又号星舫,江苏昆山人。清朝官员、学者、诗人。 李石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道光十五年(1835年)中举人,历任内阁中书、国子监学正等...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这位八十岁的老者,头顶白发如霜,眼神明亮如同琉璃,舌头伶俐如同莲花。他并不需要用大象般的步伐来证明自己的实力,只是静静地坐着,就已经度过了许多小劫难,就如同如来佛祖一般。
去完善
释义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的一位朋友,这位朋友是一位80岁的长者,他像小孩一样无忧无虑,眼睛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的舌头犹如莲花般芬芳。他不去追求世俗的荣华,而是静坐修行,如同如来度过无尽的岁月。这首诗歌颂了佛教的超脱精神,以及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唐文宗太和年间(827-835年),晚唐诗人李石在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局势中写下了这首诗。 在晚唐时期,宦官专权、党争激烈,战争频发,民生困苦,文人志士多感时伤世,忧虑国事。在这个时期,李石结识了坚老师,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坚老师是一个有德行的人,对佛学颇有研究,对李石的诗歌创作也给予了很大的启发。 在这首诗中,李石描绘了与坚老师相处的时光,以及坚老师诵读《法华经》时的情景。《法华经》是大乘佛教的经典之一,主张人人皆可成佛的理念,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精神救赎的追求。李石通过描述坚老师的诵经场景,表达了对于佛学智慧的敬仰和对朋友的赞誉。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