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同韩子东赏牡丹

标题包含
同韩子东赏牡丹
呜呜晓角春风送,日日官身随鸟动。 但知敲榜负佳辰,纵有芳菲难入梦。 起寻北郭新雨后,愁见西山含雪冻。 茅茨虽暖岂宜花,笑我此行真凿空。 向来洛下定真谱,只许姚花充物贡。 只今老病陪少年,驽骑何能追骏鞚。 便将花裓问天女,欲返田园寻二仲。 此花含笑我不言,且插一枝风帽重。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石(1802年-1855年),原名李秉礼,字贞吾,号顽白,又号星舫,江苏昆山人。清朝官员、学者、诗人。 李石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道光十五年(1835年)中举人,历任内阁中书、国子监学正等...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哭泣的号角声在春天的微风中传来,我每日都为公务而四处奔波。 只知道沉重的职责让我辜负了美好的时光,即使有美丽的景色也无法进入我的梦境。 在春雨过后我在北方找到了你,你的花朵看起来有点忧郁和寒冷。 虽然茅屋里的环境并不适宜你生长,但我仍然带着微笑,因为我们这次的相遇就像一场奇遇。 自古以来洛阳的花朵就被视为珍品,只有少数的名贵花卉才有资格被当作礼物送给皇室。 如今我已经年老体弱,陪伴在我身边的都是年轻人,我这匹劣马怎么能跟上他们的步伐呢? 我想去问问掌管花卉的天神,想要回到家乡去寻找那两位花中仙子。 这朵花微笑着看着我,而我却无言以对,只能暂时放下一切烦恼,轻轻地戴上我的帽子。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呜呜晓角:晓角,指拂晓时的军号或角声。呜呜,拟声词,形容号角的声音。 2. 日日官身随鸟动:官身,指做官的责任。随鸟动,比喻忙碌不闲。 3. 但知敲榜负佳辰:敲榜,即击鼓。佳辰,指美好的时光。这句意思是,只知道击鼓响板错过了美好的时光。 4. 起寻北郭新雨后:北郭,指城北的外郭地区。 5. 愁见西山含雪冻:西山,此处具体地点不详,可能是泛指西方的山脉。 6. 茅茨虽暖岂宜花:茅茨,用茅草搭建的简陋房屋。宜花,适宜种植花草。 7. 笑我此行真凿空:凿空,原意是指开凿洞穴,这里借指白白浪费精力。 8. 向来洛下定真谱:向来,以往。洛下,指洛阳一带。真谱,真正的准则。 9. 只今老病陪少年:只今,如今。老病,年老多病。陪少年,陪伴年轻人。 10. 驽骑何能追骏鞚:驽骑,劣马。骏鞚,良马。 11. 便将花裓问天女:花裓,花环。天女,指仙女。 12. 欲返田园寻二仲:二仲,指周代的两位隐士仲长统和仲由,此处借指隐居之人。 13. 此花含笑我不言:这句话是用拟人手法描绘牡丹花的形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李石在与友人韩子东共赏牡丹时所作。诗人以“呜呜晓角春风送”开篇,展现出一幅清晨春光明媚的景象。然而在这美好的时光里,诗人的心情却并不愉悦,因为他每天都要为公务而忙碌奔波,如“鸟动”般随人摆布。这种生活让他感到无法享受到大自然的美好,正如牡丹花开时他也不能入睡。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寻找北郭、欣赏新雨后的景色的过程。这里,“愁见西山含雪冻”表现出他对寒冷天气的忧虑。虽然茅茨之地温暖宜人,但不适合牡丹生长。这使他意识到这次出行或许只是一次徒劳。 随后,诗人提到洛阳的牡丹种植传统。在过去,只有姚黄等优秀的牡丹品种才被视为珍品。而现在,诗人年老多病,已经不能再像过去那样追逐功名。因此,他将归隐田园,寻找志同道合的友人。在这个过程中,他希望得到神女的启示和帮助。 最后,诗人以“此花含笑我不言,且插一枝风帽重”收尾,表达了对于未来的期许和坚定的决心。尽管前路艰难,但他仍然充满信心地面对未来。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同韩子东赏牡丹》是宋朝诗人李石的描绘牡丹花盛开场景的诗歌。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具体时间无法考证。但我们可以从诗人的生平及当时的历史背景来了解这首诗的内涵。 李石,生卒年不详,字知几,号方舟,四川安岳人。他的主要成就在散文、诗词等方面。他性格豪放,热爱山水,喜欢结交文人雅士,曾游历过许多名胜古迹。他在北宋时期曾任太学博士,后辞官回乡,晚年在乡间从事教育和研究。 北宋时期,中原地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牡丹作为富贵、吉祥的象征,受到了皇室和百姓的广泛喜爱。此外,当时的绘画艺术也非常发达,尤其是花鸟画,画家们以细腻的手法描绘了各种动植物的美。因此,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李石创作了这首描绘牡丹花的诗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