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水仙

标题包含
水仙
芳心尘外洁,道韵雪中香。 自是神仙骨,何劳更洗粧。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智愚,俗姓陈,字无智,号虚堂,法号释智愚,南宋时期禅宗高僧。他生于1185年,卒于1269年,享年84岁。 释智愚出生于浙江台州临海县(今浙江省临海市)的一个书香世家。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博览...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内心如同尘世之外的芬芳, 道行在雪景中展现韵味。 天生具有神仙的气质, 无需再施粉黛来装扮。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智愚:宋朝僧人,字愚之,号藏海,福州永泰人。他在文学、佛学方面的成就颇高,以诗名闻于世。 2. 芳心:指洁净之心。 3. 尘外:尘世之外,意指超脱世俗。 4. 道韵:这里指僧人所悟之道的精神风貌。 5. 神仙骨:比喻超凡脱俗的气质。 6. 洗粧:即“洗脸”。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水仙》中,诗人释智愚通过对水仙花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高洁品质的赞美和追求。“芳心尘外洁”描述了水仙花纯洁无瑕的品性,仿佛超脱尘世之外;而“道韵雪中香”则表现了它在严寒的冬天依然散发出香气,这种坚定的信仰和精神令人敬佩。接下来的两句“自是神仙骨,何劳更洗粧”更是直接将水仙比作神仙一般的风骨,强调其天然的美无需再添加任何装饰。全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水仙花的品质特征,同时传递出诗人对于自身道德修养的追求以及对高尚品质的热烈赞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水仙》是南宋诗人释智愚的一首题画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即南宋晚期。在这个时期,南宋政权已经岌岌可危,金国对南宋的侵略使得国家动荡不安。 释智愚,又称智愚上人,是南宋末年的一位高僧,他在这一时期深入钻研佛学,并在江南地区游历、讲学,弘扬佛法。他的诗歌作品以描绘山水风光、表达个人情感为主,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民众的痛苦生活。 在这首诗中,释智愚通过描绘水仙花的美丽形象,表达了对自己生活环境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同时,他也通过水仙花的纯洁和高尚品质,寄托了自己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和对佛教信仰的坚定。此外,这首诗还反映出当时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中寻求精神寄托的现状。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