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洗兵马

标题包含
洗兵马
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 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 祗残邺城不日得,独任朔方无限功。 京师皆骑汗血马,回纥餧肉葡萄宫。 已喜皇威清海岱,常思仙仗过崆峒。 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 成王功大心转小,郭相谋深古来少。 司徒清鉴悬明镜,尚书气与秋天杳。 二三豪俊为时出,整顿乾坤济时了。 东走无复忆鲈鱼,南飞觉有安巢鸟。 青春复随冠冕入,紫禁正耐烟花绕。 鹤禁通宵凤辇备,鸡鸣问寝龙楼晓。 攀龙附凤势莫当,天下尽化为侯王。 汝等岂知蒙帝力,时来不得夸身强。 关中既留萧丞相,幕下复用张子房。 张公一生江海客,身长九尺须眉苍。 征起适遇风云会,扶颠始知筹策良。 青袍白马更何有,后汉今周喜再昌。 寸地尺天皆入贡,奇祥异瑞争来送。 不知何国致白环,复道诸山得银瓮。 隐士休歌紫芝曲,词人解撰河清颂。 田家望望惜雨干,布谷处处催春种。 淇上健儿归莫懒,城南思妇愁多梦。 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唐朝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他的诗歌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誉为“诗史”。 杜甫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祖父和父亲都曾担任过官职。他自幼学习儒家...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如何才能找到一位壮士,将天上的银河倾泻下来,彻底洗净所有的兵器,让它们永远不再被使用呢?
去完善
释义
挽天河:比喻消除战争;甲兵:武器装备。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作品中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复杂的思想感情。诗篇开篇描绘了中兴将领收复失地的辉煌战绩,通过“捷书夜报”“破竹之势”等生动描写,烘托出胜利的喜悦氛围。随后,诗人笔锋转向对功臣的赞颂,特别是对郭子仪、李光弼等人的高度评价,体现了他对英雄人物的敬仰。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逐渐流露出对未来的忧虑。尽管当下局势趋于稳定,但诗人敏锐地意识到,国家仍需警惕潜在的危机。“田家望望惜雨干”“城南思妇愁多梦”等句,细腻刻画了普通百姓的生活困境,反映了杜甫始终关注民生疾苦的仁者之心。结尾处“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更是寄托了诗人渴望和平、祈愿战争永不再来的美好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既有宏大的历史叙事,也有细腻的情感表达,充分展现了杜甫作为“诗圣”的艺术造诣和思想深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正值安史之乱即将平定之际。杜甫历经战乱漂泊,目睹山河破碎、生灵涂炭,此时听闻唐军收复山东等地,捷报频传,内心充满喜悦与感慨。然而,他并未一味沉浸在胜利的欢欣中,而是以深邃的目光审视时局,既为国家复兴而振奋,也对未来的隐患保持警惕。此诗既是杜甫对时代巨变的记录,也是他对历史兴衰的沉思,更是他忧国忧民情怀的集中体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