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杜子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图

标题包含
杜子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图
雨卷风掀地欲沈,浣花溪路似难寻。 数间茅屋苦饶舌,说杀少陵忧国心。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郑思肖(1241年-1318年),字忆翁,号所南,福建连江人。他是南宋末年的文人、画家,以画兰著称,有“兰癖”之称。 郑思肖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年轻时曾游学于江南各地,结识了许...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天空中的风雨交织,地面仿佛要被沉没。在浣花溪旁的小路上,寻找起来颇为艰难。这几句诗描绘了一幅风雨交加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在恶劣环境下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
释义
1. "雨卷风掀":指风雨交加,肆虐非常。"地欲沈",形容土地仿佛被淹没。 2. "浣花溪":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郊的一条河流。这里是唐代诗人杜甫曾经居住过的地方,他的许多诗篇都描绘了这里的美景和生活。 3. "数间茅屋":指的是杜甫的茅草房。 4. "说杀":极度描述的意思,"说杀少陵忧国心"是说极度体现了杜甫忧国忧民的心情。
去完善
赏析
郑思肖的《杜子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图》以描绘杜甫在风雨交加的浣花溪畔的茅屋为起点,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忧虑和对国家的关切之情。在这幅画作中,作者运用生动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向观众传递了一种深沉而坚定的家国情怀。 “雨卷风掀地欲沈”一句,通过形象的描绘传达了狂风暴雨肆虐的环境。大雨倾盆,狂风呼啸,仿佛要将大地席卷而去,展现出大自然的惊人威力。这种恶劣的天气不仅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无情,也为后续的诗句铺垫了情感基调。 “浣花溪路似难寻”则揭示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艰难行走,寻找那看似遥不可及的茅屋。这一句既表现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屈,也暗示了诗人心中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接下来的“数间茅屋苦饶舌”则是通过对茅屋的形象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关切之心。“饶舌”一词,形象地刻画了茅屋在风雨中苦苦支撑的景象,令人动容。 最后一句“说杀少陵忧国心”则直接点明了整首诗的主题——诗人杜甫忧国忧民的赤诚之心。在此处,“说杀”一词意味着诗人杜甫的忧国忧民之情已无法用言语来形容。这种深沉的情感,不仅感染了杜甫自己,也让读者感受到了他的崇高品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杜子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图》是南宋遗民画家郑思肖创作的,该诗卷以唐代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题,通过描绘风雨飘摇中的茅屋和杜甫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杜甫的敬仰之情以及自己身世的感慨。 此诗卷的创作时间约在宋末元初,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动荡时期。当时,金、蒙战争频繁,南宋政权岌岌可危,百姓生活困苦。而郑思肖作为南宋遗民,对故国有着深厚的情感。他在这首诗卷中,通过对杜甫的描绘,表达了他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与此同时,这个时期的文人士大夫普遍关注国家命运和社会问题,他们的作品往往具有强烈的现实关怀。郑思肖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他的画风独特,擅长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作品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因此,《杜子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图》不仅是一幅艺术佳作,也是一部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的有力见证。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