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上渔者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浦浦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白发苍苍的老者站在河边垂钓,家中随船迁移时到处都能感受到轻轻的风。刚刚钓到一尺长的鲈鱼,儿孙们在荻草丛生的河岸上用烟驱赶蚊虫。
去完善
释义
1. 淮上:淮河之上,指淮河流域一带。
2. 白头波上白头翁:即指白发老翁在波浪之中泛舟。
3. 家逐船移浦浦风:意思是随着渔船的移动,居家的处所也在变换,可见渔民生活漂泊不定。
4. 一尺鲈鱼新钓得:形容钓到的鲈鱼体型之大。
5. 儿孙吹火荻花中:描绘了家庭成员在荻草丛生的地方烧烤鲈鱼的场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而和谐的渔村生活图景。诗的开篇以“白头波上白头翁”的形象展现了年迈的渔夫在波浪间悠然垂钓的画面。而“家逐船移浦浦风”则进一步揭示了渔民们随船漂泊、随风逐浪的生活方式。接下来的“一尺鲈鱼新钓得”表现了渔人辛勤劳作的成果,突出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最后一句“儿孙吹火荻花中”则以温馨的家庭画面收尾,展示了渔家的和谐与美满。全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将诗人对渔民生活的理解和感悟表现得淋漓尽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淮上渔者》是唐代诗人郑谷的一首描绘淮河渔民生活场景的诗作。这首诗歌创作于唐末,当时唐朝正处于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时期。
在唐末这个特殊时期,郑谷的生平经历颇具戏剧性。他曾担任过官职,但由于对政治失望,辞官归隐。在此期间,他游历各地,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他的人生际遇使他对民间疾苦有了更深刻的体会,这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淮上渔者》这首诗中,郑谷通过描绘淮河渔民的生活场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矛盾和百姓生活的艰辛。这首诗通过对渔民捕鱼、卖鱼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唐末时期淮河地区的渔业文化以及渔民们为了生计而辛勤劳作的身影。
与此同时,唐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民不聊生。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郑谷的诗歌作品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他以敏锐的目光关注民生问题,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这种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对民众生活的关注,使得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人文关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