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柳子厚墓志铭

标题包含
柳子厚墓志铭
  子厚,讳宗元。七世祖庆,为拓跋魏侍中,封济阴公。曾伯祖奭,为唐宰相,与褚遂良、韩瑗俱得罪武后,死高宗朝。皇考讳镇,以事母弃太常博士,求为县令江南。其后以不能媚权贵,失御史。权贵人死,乃复拜侍御史。号为刚直,所与游皆当世名人。  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众谓柳氏有子矣。其后以博学宏词,授集贤殿正字,蓝田尉。俊杰廉悍,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贞元十九年,由蓝田尉拜监察御史。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而自肆于山水间。  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呜呼!士穷乃见节义。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穽,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籍,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既退,又无相知有气力得位者推挽,故卒死于穷裔。材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也。使子厚在台省时,自持其身,已能如司马刺史时,亦自不斥;斥时,有人力能举之,且必复用不穷。然子厚斥不久,穷不极,虽有出于人,其文学辞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传于后如今,无疑也。虽使子厚得所愿,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  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以十五年七月十日,归葬万年先人墓侧。子厚有子男二人:长曰周六,始四岁;季曰周七,子厚卒乃生。女子二人,皆幼。其得归葬也,费皆出观察使河东裴君行立。行立有节概,重然诺,与子厚结交,子厚亦为之尽,竟赖其力。葬子厚于万年之墓者,舅弟卢遵。遵,涿人,性谨慎,学问不厌。自子厚之斥,遵从而家焉,逮其死不去。既往葬子厚,又将经纪其家,庶几有始终者。  铭曰:“是惟子厚之室,既固既安,以利其嗣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勤奋好学...查看更多
Only💖
去完善

译文
唉!只有在困境中才能真正看出一个人的气节和道义。
Only💖
去完善
释义
衡湘:指湖南衡阳、湘江地区。
Only💖
去完善
赏析
《柳子厚墓志铭》不仅是对柳宗元一生的高度概括,也是韩愈对其人格魅力的深情礼赞。全文分为几个部分:首先追溯柳宗元家族渊源,突出其显赫背景与个人天赋;接着叙述他早年的仕途经历及遭遇挫折后的隐忍与奋发;再详细描绘他在柳州执政期间的仁政举措,尤其是解放奴婢的善举,体现了他对底层人民的关怀;最后借刘禹锡改任事件彰显柳宗元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 整体来看,文章语言简练有力,情感真挚动人。作者巧妙运用对比手法,如将柳宗元落魄时仍坚持正义的行为与世俗间的虚伪薄情形成鲜明反差,从而凸显其伟大品格。同时,文中多次提及柳宗元的文学成就,强调即使身处逆境,他依然能够凭借坚韧意志创造出流传千古的作品。这种精神力量贯穿全篇,令人读来回味无穷,深受启发。
Only💖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此文创作于唐代元和十五年,作者韩愈为柳宗元(字子厚)撰写墓志铭。彼时柳宗元已逝,韩愈怀着沉痛与敬重之情追忆故友生平事迹。柳宗元出身名门,少有才名,仕途几经坎坷,因政治风波被贬至偏远之地,然其心系百姓,在柳州任上施行善政、教化民众,且文学造诣深厚,留下诸多不朽篇章。他与韩愈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二人交情匪浅,这篇墓志铭不仅是对柳宗元一生的回顾总结,更饱含着韩愈对其高尚人格与卓越才华的由衷赞颂。
Only💖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