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头陀师
少壮从戎马上飞,雪山童子未缁衣。
秋山年长头陀处,说我军前射虎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年轻力壮时骑马奔腾如飞,
雪山上的童子尚未穿上僧袍。
秋天的山中,在年长的头陀面前,
谈起我在战场上射虎归来。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头陀:这里指的是佛教中的行者,即以乞食为生的僧人。
2. 雪山童子:指释迦牟尼。据佛教经典记载,释迦牟尼佛在修道成佛之前,曾有一段时间在喜马拉雅山的雪山中修行。
3. 缁衣:黑色僧衣,这里代指僧人。
4. 秋山:秋天的山林。
5. 年长:年纪大的。
6. 头陀处:头陀的住处,这里指寺庙。
7. 说我:说给自己听。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赠头陀师》描绘了年轻士兵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和头陀师在与世无争的山林间的修行生活。诗歌开篇通过“少壮从戎马上飞”一句展现了年轻人投身军旅的勇敢与果决。接下来,诗人以“雪山童子未缁衣”形象地刻画了年轻的士兵们虽身处边疆苦寒之地,却仍保有纯洁无暇的心灵。而后,通过“秋山年长头陀处,说我军前射虎归”的描述,向我们展示了头陀师的孤独和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这首诗将边关戍楼的豪勇与深山古寺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生命的多样性和人们不同的生活方式选择。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赠头陀师》是唐代诗人刘商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8世纪末至9世纪初,正值唐朝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多怀壮志豪情,向往世外高僧的自在生活。
刘商本人是一位文人雅士,他的生活年代,正是安史之乱后的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他在仕途中曾遇到挫折,所以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远离世俗纷扰、向头陀师寻求解脱的心境。同时,也透露出对佛法禅意的理解和向往。
当时,唐朝社会崇尚佛教,许多文人都与寺院有深厚的渊源。刘商作为他们中的一员,深受佛教文化的影响。在他的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佛家思想的理解和对僧侣生活的敬仰。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