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秋兴八首 一

标题包含
秋兴八首 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唐朝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他的诗歌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誉为“诗史”。 杜甫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祖父和父亲都曾担任过官职。他自幼学习儒家...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寒冷的季节将至,各地都在赶制冬衣,裁剪声此起彼伏;白帝城高耸入云,黄昏时分传来的捣衣声显得格外急促。
去完善
释义
寒衣:御寒的冬衣。刀尺:裁剪衣服的工具,代指制衣。白帝城:位于今重庆奉节县,因地势险要而著名。暮砧:黄昏时分捣衣的声音,古人常用杵在石砧上捣衣。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秋景为切入点,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思绪。开篇两句点明时节,“玉露凋伤”与“气萧森”营造出一种冷清肃杀的氛围,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接下来两句从宏观角度描绘自然景象,“波浪兼天涌”与“风云接地阴”形成壮阔而又压抑的画面,暗示了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第三联则转入个人情感,“丛菊两开”暗喻时光流逝,“孤舟一系”则强化了漂泊无依的孤独感,同时引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最后一联收束全诗,用“寒衣”“暮砧”这些日常生活细节,进一步烘托出秋意渐浓、羁旅愁苦的主题。整首诗情景交融,语言凝练,既体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也彰显了其忧国忧民的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公元766年),杜甫时年五十五岁,正客居夔州。此前,他历经安史之乱的动荡与漂泊,目睹了大唐由盛转衰的沧桑巨变。此时,诗人身体渐衰,心境愈发沉郁,却仍心系故园、忧怀家国。《秋兴八首》是杜甫寓居夔州时所作的一组诗,此为首篇。在萧瑟的秋景中,他以深沉的情感描绘了巫山巫峡的壮丽与凄凉,寄托了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和对故乡的无限思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