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夜偶成
万里长为客,穷愁岂自宽。
年衰发种种,幽集夜漫漫。
风卷湖烟静,云收溪月寒。
天涯少知遇,唯有醉江干。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长期离家奔波在外,内心的困苦又怎能自行消解呢?年纪渐长,头发都已花白。在寂静的夜晚,内心的压抑更加沉重。湖水被风吹过,带走了烟波;云朵飘过,使得溪水中的月亮显得更冷。在这天涯海角的地方,知音稀少,只有借酒浇愁,寄托在江水之畔。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客夜偶成:标题意为“客居他乡的夜晚偶然创作而成的诗”。
2. 万里长为客:描述诗人长久漂泊、远离故乡的生活状态。
3. 穷愁:指贫困潦倒的忧愁境地。
4. 岂自宽:反问的句式,表示自己无法安慰自己。
5. 年衰:年龄增长而体力衰弱。
6. 发种种:形容头发花白。
7. 幽集:幽静的夜晚。
8. 风卷湖烟静:湖面烟雾随风飘散,呈现出宁静的景象。
9. 云收溪月寒:云朵散去,月光洒在溪流上,带来丝丝凉意。
10. 天涯:天边,喻指遥远的地方。
11. 知遇:知己和恩人。
12. 醉江干:饮酒作乐于江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客夜偶成》,是南宋诗人释绍嵩所写的一首描绘异乡客愁的诗。诗人以深挚的情感和生动的形象抒发了自己长期漂泊的孤寂、哀愁心情。
首联“万里长为客,穷愁岂自宽”两句表现出诗人的离家之愁。诗人以“万里”一词极言离家距离之远,表达了在外游子的漂泊之苦。“穷愁”即困厄忧愁之意,而“岂自宽”则表达了即使身处困境也无人可以倾诉的心情。
颔联“年衰发种种,幽集夜漫漫”两句则是诗人对自己年华老去、白发苍苍的形象描绘,表达了人生的无奈与悲哀。同时,“夜漫漫”也暗示了诗人因夜不能寐而对时间流逝的感知。
颈联“风卷湖烟静,云收溪月寒”两句则是诗人对环境的细致观察。通过对风的描绘,表现湖面波光粼粼的景象;通过云的描绘,表现了月光在水中的倒影。诗人借景抒情,将孤独、寂寞之情融入其中,生动地呈现出来。
尾联“天涯少知遇,唯有醉江干”两句则是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感慨。诗人认为在遥远的天涯,知音难觅,只有在江边醉饮,借酒消愁,以慰藉心灵的忧伤。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诗人通过自身的体验,表达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未来生活的迷茫与无助。虽然诗中充满了惆怅之情,但也不乏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这种矛盾交织的情绪使诗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客夜偶成》是宋代诗人释绍嵩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公元1127-1279年)。
在南宋时期,政治形势复杂多变,国家局势动荡不安。诗人释绍嵩生活在这个时代,他的诗作常常反映出对家国命运的忧虑和关切。他在诗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战乱和平生活的渴望。
在这首诗中,释绍嵩描述了自己客居他乡的夜晚,因思乡之情而难以入睡。他回忆起家乡的明月、柳树和绿水,这些景象让他倍感亲切。然而,现实中的他却在异乡为客,无法回到家乡,这种强烈的对比使他更加忧伤。
总的来说,这首《客夜偶成》创作于南宋时期,反映了诗人释绍嵩在这个时代的人生际遇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