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洒桐庐郡十绝·其五
萧洒桐庐郡,家家竹隐泉。
令人思杜牧,无处不潺湲。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迷人的桐庐,家家户户掩映在竹林和泉水之间。让人不禁想起杜牧的诗句,这里的每一处都弥漫着潺潺流水之声。

去完善
释义
萧洒:古同“潇洒”,意为清丽、不俗;
桐庐郡: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浙江省西部富春江畔;
杜牧:唐代著名诗人,此处以他为典故,表示赞美这里的景色之美;
潺湲:水缓缓流动的样子,此处借以形容溪流清澈、水流优美的景象。

去完善
赏析
【鉴赏】诗人在这首诗中描绘了潇洒桐庐的美景。家家户户房前屋后翠竹掩映,泉水潺潺,环境宁静而优雅。这种美景让人不禁想起晚唐诗人杜牧的诗句,正如他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所描述的那样,充满生机与活力。然而在这里,却是静谧的自然景象,无处不体现出温柔而恬静的氛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萧洒桐庐郡十绝·其五》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作。这首诗创作于宋仁宗时期(公元963年-1063年),此时的范仲淹正担任杭州知府,掌管江南地区的军政事务。
在人生的这个阶段,范仲淹不仅是一位政治精英,也是一位颇有成就的文人墨客。他曾在京城任职多年,目睹了官僚腐败和民生疾苦,因此他在诗文中表现出了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而在杭州任职期间,范仲淹有了更多机会欣赏江南的美景,这也为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这一时期,正值北宋的中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在杭州这个美丽的江南水乡,文人墨客云集,诗歌创作非常活跃。范仲淹在这首《萧洒桐庐郡十绝·其五》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桐庐郡的秀美风光,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