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吟
平昔名场气吐虹,青袍霜鬓老湘东。
旧交半在云霄上,壮志都销水石中。
楼上买鱼乘酒熟,舍边秧稻指年丰。
清风令德人胥化,合使乡闾号郑公。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平昔:往昔,过去。
2. 名场:指争名逐利的地方。
3. 气吐虹:形容气概豪放。
4. 青袍:指贫寒之士。
5. 霜鬓:形容白发苍苍。
6. 湘东:指湖南省东部一带。
7. 旧交:旧友,老朋友。
8. 云霄:喻指高位或显达之地。
9. 壮志:雄心壮志。
10. 水石:指山水景物。
11. 酒熟:指酒水已经酿好。
12. 舍边:指住处附近。
13. 秧稻:插秧。
14. 年丰:丰收年景。
15. 清风:清廉之风。
16. 令德:美德。
17. 人胥化:人们逐渐受到感化。
18. 合:应该。
19. 乡闾:泛指民间。
20. 郑公:指汉代名将郑吉,他治理地方有方,百姓称颂。此处借指刘挚在当地的影响。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刘挚对自己早年满怀壮志、名扬一时的回忆与感慨。在诗中,“平昔名场气吐虹,青袍霜鬓老湘东”展现了诗人曾经的豪情壮志与如今年老体衰的境况对比。接下来的诗句“旧交半在云霄上,壮志都销水石中”则揭示了诗人昔日的朋友已经飞黄腾达,而自己却早已被岁月消磨了壮志。
然而诗人并未陷入悲观,而是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了乐趣:“楼上买鱼乘酒熟,舍边秧稻指年丰。”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通过购买鱼肉和欣赏丰收的景象来寻找生活中的快乐。
最后两句“清风令德人胥化,合使乡闾号郑公。”则是诗人对自己品质和品德的期许,希望自己的美德能够感化他人,使得家乡的人们都以他为榜样,称颂他如同古代的贤能之士郑公。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偶吟》是宋代诗人刘挚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创作于宋神宗时期(1067年-1085年),此时正值北宋中期,政治氛围相对宽松,文人墨客得以抒发胸臆,创作出许多优秀的诗词作品。
刘挚,字贡父,号公非,是一位颇有文采和哲理的文人。他在这一时期担任官职,尽管仕途并非一帆风顺,但较为安定的生活为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刘挚为人正直、清廉,对当时朝廷的弊政进行过批评,因直言不讳而多次受到贬谪。然而,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为国家和人民谋福祉,这也体现在他的诗歌创作之中。
在刘挚所处的时代,国家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士人阶层注重儒家的道德修养和传统伦理,同时也关注社会的现实问题。刘挚作为这一时期的文人,既传承了前人的诗歌传统,又关注现实,表达出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社会的责任担当。这首《偶吟》正是他内心世界的写照,表现出他对人生无常、世事如梦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眷恋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