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陶影答形

标题包含
和陶影答形
行止每依人,人皆笑我拙。 独以相从久,未能便弃绝。 纵君得显荣,亦耻事谀悦。 人情苦好乖,会少常多别。 而我独与君,初不易生灭。 相亲如一体,亦不畏寒热。 但我常自暇,而君力常竭。 若以此比方,孰优还若劣。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吴芾"的详细信息。可能你提供的信息有误,或者这个人物不够知名,没有足够的公开资料。如果你能提供更多详细的信息,比如他的全名、生卒年份、职业等,我会尽力帮助你查找。
去完善

译文
行为举止常常受到他人影响,因此他们都嘲笑我的愚笨。 只是因为与你相处的时间长了,才不能轻易地放弃。 即使你在生活中得到了巨大的成功,我也觉得去迎合别人是无耻的行为。 人生痛苦的是,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我们总是要面临离别。 但是,我只和你,这种关系永远不会改变。 我们亲密无间,无论冷热都不畏惧。 只是我经常自顾不暇,而你却总是在尽力而为。 如果用这个来衡量我们的关系,谁更优秀呢?
去完善
释义
以下是对这首诗中重点字词的注释: 1. 和陶影答形:指诗人模仿陶渊明的诗歌风格创作的诗歌。 2. 吴芾:字明可,号湖山居士,南宋文人,官至尚书右仆射。 3. 行止:行动和停止,这里指行为举止。 4. 人皆笑我拙:大家都笑话我笨拙。 5. 显荣:显赫荣耀,地位高或有权力。 6. 谀悦:阿谀奉承,献媚取悦。 7. 会少常多别:相聚的时间少,别离的时候多。 8. 初不易生灭:一开始就难以改变生死离别。 9. 畏寒热:畏惧寒冷和炎热。 10. 常自暇:经常感到闲暇。 11. 力常竭:力量常常感到用尽。
去完善
赏析
《和陶影答形》这首诗歌的主题在于探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尤其是如何看待他人的显达和自己的谦卑。诗人借助于自然界的影子与形体的相互依存关系,表达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微妙性。 在诗中,诗人通过描述行止、相从、显荣、谀悦等概念,揭示出人际关系中的微妙变化。他借用"人情苦好乖,会少常多别"的描绘,表达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并非永恒不变,而是会因为种种原因而产生矛盾甚至分离。 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陷入悲观的情绪,反而提出了自己对待人际关系的看法:“而我独与君,初不易生灭。相亲如一体,亦不畏寒热。”这表明诗人认为,真正的友谊应该是超越世俗观念的,不会因为外界的干扰而发生变化,也不会因为个人的遭遇而受到动摇。 在这首诗中,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影子与形体关系运用到人际关系中,寓意深刻,发人深省。他以独特的笔触揭示了人际交往的本质,引导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达到内心的平静和精神的升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陶影答形》是南宋著名诗人吴芾所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是在公元1186年前后,当时正值南宋中期,政治腐败,民生疾苦。在这个时期,吴芾身处官场,对民间的苦难有着深刻的体会。 在创作这首诗时,吴芾正遭受着人生的一大挫折。他的好友陆游被贬谪到广东,这让吴芾深感痛苦和不公。同时,他本人也在官场上受到了排挤,这使得他对现实社会的黑暗有了更深的认识。在这样的背景下,吴芾创作了这首词,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懑之情。 此外,这个时期的南宋社会正处于金国的侵略之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吴芾作为一位关心民生的官员,他深刻地感受到国家的危机和人民的不幸。因此,他在诗中借用了陶渊明的诗句,表达了渴望世界和平、人民幸福的愿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