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参庙
百战皆收第一功,几回旁叹泣良弓。
白头始识人间事,归向东州问盖公。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经过多次战斗最终赢得了头功,多少次在旁边感叹良弓的重要性。直到白发苍苍才领悟了人生的真谛,最后回到东州向盖公请教。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曹参庙:指位于东州的曹参庙,为纪念西汉开国功臣、丞相曹参而建。
2. 第一功:指最高的战功。这里指曹参在汉朝建立过程中的赫赫战功。
3. 几回:多次。
4. 旁叹泣良弓:比喻英雄无用武之地。这里指曹参虽然英勇善战,但在晚年却未能继续施展才华。
5. 白头:指老年。
6. 始识:开始了解。
7. 人间事:世事,这里指官场争斗、权力斗争等。
8. 东州:古代中国东部地区的泛称,此处指曹参的家乡。
9. 盖公:西汉初期的著名政治家、学者盖公,曾辅佐曹参治理齐国,提倡“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曹参庙为主题,通过描绘其英勇战绩、战争中的感慨以及晚年求道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反思和对真理的探求。首句“百战皆收第一功”,表现出曹参战功显赫,突出他在战争中的英勇表现。第二句“几回旁叹泣良弓”则展现了战争的无情,使人感到悲伤。第三句“白头始识人间事”暗示了曹参在经历战争和苦难后终于明白了一些人生道理。尾句“归向东州问盖公”表现了曹参在晚年寻求真理的过程中找到了盖公这样的一位贤者,象征着他的心灵归宿。整首诗以其深厚的历史内涵和人文情怀展现出一幅悲壮而富有哲理的画面。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曹参庙》是唐朝诗人李复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朝天宝年间(742-756年)。
在李复生活的时期,唐朝正处于盛世转衰的转折点。此时,玄宗皇帝逐渐沉溺于享乐,朝政日益腐败。在这首诗的创作期间,李复可能受到了这种社会风气的影响,对国家的未来感到担忧。
此外,曹参庙所在的陕西省华阴市当时是一个繁荣的城市,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庙宇和古迹。这些庙宇和古迹可能激发了李复的灵感,使他创作出这首赞美古人忠诚勇敢的诗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