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答李公蕴

标题包含
答李公蕴
腊前曾约走新春,春到无端绝塞行。 戍卒催完灯下甲,急烽连入雪中城。 万夫扰扰争分饷,一饭匆匆岂暇羹。 自叹东西求斗禄,兵戈已过十年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复,字履中,号潏水,又号潏水先生。他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学者和官员。他的主要活动在宋仁宗和宋英宗时期(1023-1067年)。 李复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勤奋好...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过去的约定里,我们曾在新年之前一起漫步,但春天的到来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欢乐,反而让我在边关跋涉。士兵们催着我点灯换甲,烽火在雪中的城市里急促地闪烁。成千上万的人为了食物而忙碌,我也只能匆匆吃过一顿饭,没有时间享受美食。我为自己在东西两地奔波谋取生计而叹息,这兵荒马乱的日子已经过了十年。
去完善
释义
1. 答:作答,回应的意思。 2. 李公蕴:此处为名字。 3. 腊前:即腊八节之前,也就是农历十二月初八之前。 4. 曾约:曾经约定。 5. 新春:新年,春节。 6. 春到无端:春天到来时。无端,无由,无缘无故。 7. 绝塞行:前往边疆地区的行程。绝塞,极远的边塞地区。 8. 戍卒:边防士兵。 9. 催完:催促完成。 10. 灯下甲:指在晚上点灯的时候进行的军事活动。 11. 急烽:紧急的烽火信号。 12. 雪中城:被雪覆盖的城市。 13. 万夫:许多士兵。 14. 扰扰:纷乱的样子。 15. 分饷:分配军粮。 16. 一饭匆匆:匆忙地吃一顿饭。 17. 岂暇羹:哪里还有闲暇时间去做羹汤呢?表示很忙。 18. 自叹:自我感叹。 19. 东西:四处奔走。 20. 斗禄:争着领取微薄的俸禄。 21. 兵戈已过十年生:战争已经过去了十年之久。兵戈,兵器和战争,代指战争。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复所作的《答李公蕴》。诗中描述了边疆战士在寒冷的天气里紧张而繁忙的军中生活。首联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期盼以及突如其来的边疆之行。颔联通过描绘士兵们在寒风凛冽的环境中加紧备战的场景,表现了戍边生活的艰辛。颈联写出战士们为了争抢军粮而引发的混乱景象,表现出战争的残酷与紧迫。尾联则表达了作者自己为谋生计而奔波劳碌,感叹战争已经度过了十年之久。全诗以紧凑的节奏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戍边将士们严酷的战斗与生活状况,使读者深切感受到战乱的无奈与悲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答李公蕴》是宋代诗人李复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045年左右,正值北宋时期。在这一年代,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诗歌艺术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欣赏。 诗人李复在这个时期经历了人生的高潮和低谷。他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成为了一名官员,但在官场上却遇到了诸多不顺。这使得他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挣扎,一方面对官场的不满,另一方面又对功名有所向往。这种复杂的心情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在与李复有关的这个时代背景中,北宋时期的文人墨客们对诗歌的热爱达到了顶峰。他们在诗坛上相互交流、切磋技艺,形成了独特的诗歌风格。同时,这个时期的儒家思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强调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这也影响了李复的诗歌创作。 总的来说,《答李公蕴》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是一个充满变革和挑战的时代,诗人李复在这个时代里经历了很多的人生波折,这些波折都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深刻的反映。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