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忠州悟上人归乡

标题包含
送忠州悟上人归乡
半人所在也经过,簸土扬尘出网罗。 巫峡苍苍烟雨里,竹枝不唱旧时歌。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居简(1164年-1246年),俗姓李,字敬叟,号东涧老人,又号东涧遗民。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和僧人,主要活动在浙江一带。 释居简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轻时曾参加...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半人的位置一直在变迁, 翻过尘土,穿越了层层阻碍. 在巫峡那烟雨迷茫的地方,已经不再唱起往日的山歌。
去完善
释义
1. 忠州:古代行政区划名,位于现在的重庆市。 2. 上人:对僧人的尊称。 3. 半人所在:指在人和鬼所共有之处,这里借指人间。 4. 簸土扬尘:形容颠沛流离的生活状态。 5. 网罗:比喻困境或险境。 6. 巫峡:位于重庆巫山和湖北巴东两县境内,长江三峡的第二峡。 7. 竹枝:一种诗体,是古代民间歌曲,起源于四川东部地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释居简(1261-1305)所作,诗名《送忠州悟上人归乡》。诗人以忠州悟上人的身份,描绘了一幅繁华的世俗图景和苍茫的山河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故人和往事的深深怀念之情。 首句“半人所在也经过”,描述了诗人在旅途中所见的景象,暗示了诗人的孤独与惆怅。接下来的一句“簸土扬尘出网罗”则寓意着人们在尘世中的挣扎与追求。这种意象既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又传达了诗人对于故乡思念的情绪。 第三句“巫峡苍苍烟雨里”则是描绘了江水东流的景象,同时借用了“巫山云雨”这一传统意象,表达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人生无常的哀愁。最后一句“竹枝不唱旧时歌”则意味着故地重游却已物是人非,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怀旧之情和对过去的留恋。 整首诗的语言质朴而深情,意境深远,充满了沧桑之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描绘,传达了自己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岁月的感慨,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一首充满人文情怀的诗篇。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忠州悟上人归乡》是南宋诗人释居简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88年,此时正值宋金对峙时期,南宋政权偏安江南一隅,国家形势较为动荡。 释居简是一位具有深厚佛学修养的诗人,他曾在杭州灵隐寺、净慈寺等地修行,后因战乱颠沛流离,辗转至湖北忠州(今重庆忠县)。在忠州期间,他与悟上人结为好友,共同探讨佛法,共度时艰。 公元1188年,悟上人要返回故乡,临别时,释居简写下了这首《送忠州悟上人归乡》,以表达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江畔景色、浮云流水、渔舟唱晚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两人深厚的友谊和共度的美好时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悟上人回乡后的牵挂和祝福。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