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寓
旧恨新愁海样深,关河鱼鴈各飞沈。
芭蕉也似知人意,日日窗前吐寸心。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曾经痛苦的回忆和新生的忧虑如同大海般深沉,相隔两地的人儿只能寄希望于书信联系。
就像那窗外不断生长的芭蕉树,似乎能感知人的情感,每天静静地在窗前展露它的内心世界。
去完善
释义
1. 旧恨:过去的怨恨或不幸的事。
2. 新愁:新的忧虑或烦恼。
3. 海样深:像海洋一样深邃。形容情感深厚。
4. 关河:泛指山河或地理分界线。这里可能指诗人和家人之间的物理距离。
5. 鱼雁:古代常用“鱼雁”作为通信的代名词。这里表示思念之情。
6. 飞沈:飞是指天空飞翔,沈是下沉至水底的意思,合起来象征着各奔东西无法相聚。
7. 芭蕉:一种草本植物,树干高大且多叶片。
8. 吐寸心:指的是芭蕉叶随着季节的变化而生长凋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赏析
《所寓》是南宋诗人释元肇的一首抒情诗。在这首诗中,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笔触,通过对“旧恨新愁”、“关河鱼雁”和“芭蕉”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情感和复杂的人生感悟。
首句“旧恨新愁海样深”,诗人以“海样深”来形容“旧恨新愁”,形象地传达了内心的情感波涛汹涌、难以平息的意境。这句诗意味着作者心中的痛苦和忧虑就像大海一样深沉无际,充满了沉重的压力和无法排遣的愁绪。
次句“关河鱼雁各飞沈”,诗人运用古代通信方式——“鱼雁传书”的典故,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然而,关山阻隔,鱼雁各飞,作者无法与家人取得联系,只能独自承受着这份相思之苦。
第三句“芭蕉也似知人意”,作者将思绪转向窗前的芭蕉树。在作者眼中,芭蕉似乎能理解他的心事,默默地陪伴着他度过这漫长的岁月。这里,诗人借芭蕉来表达对知音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期盼。
末句“日日窗前吐寸心”,“寸心”指代真诚的心意,芭蕉每天在自己窗前生长,仿佛在向自己倾诉心声。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同时,这句诗还暗示了诗人虽然身处困境,但仍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
整首诗以深沉的情感为基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亲情和友谊的深刻理解。这首诗语言优美,意象生动,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所寓》诗的作者是宋代著名僧人释元肇。释元肇(1047-1103),字圣可,俗姓潘,明州奉化(今浙江宁波)人。他青年时期曾研读儒学,后出家为僧,法号释元肇。作为宋代四大高僧之一,释元肇擅长诗文、书法,其诗才横溢,享有盛誉。
《所寓》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这一时期佛教发展兴盛,文人墨客多与僧侣交游唱和,佛教对世俗生活产生深远影响。在释元肇的生平经历中,他曾参与编纂《崇宁藏》,这是一种由皇帝支持的大型佛经合集。此外,释元肇还是著名的政治家苏轼的好友,两人有深厚的友谊,共同切磋文学技艺。
释元肇所处的时代,正值北宋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然而,这一时期也面临着佛教过度发展、僧侣地位过高的社会问题。在此背景下,释元肇积极倡导禅宗思想,强调内心修养和自性觉悟,力图化解社会矛盾。这种心态在《所寓》一诗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