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绍兴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 神农氏奠币用《嘉安》。

标题包含
绍兴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 神农氏奠币用《嘉安》。
练以纁黄,有篚将之。 肸蚃斯答,有神昭之。 维神于民,实始货食。 归德报功,敢怠王国。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您的问题可能存在误解。"郊庙朝会歌辞"并非指某个人,而是指古代中国的一种诗歌形式。它主要用于描述和赞美皇帝在郊庙(即皇家祭祀场所)举行的朝会仪式。这种诗歌形式通常由朝廷官员创作,用于歌颂皇帝的...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练习了玄黄的质地,用筐子来盛放它。 细察详问得到回应,有神灵显现在这当中。 这些神灵对人民来说,是货物食物的开始。 要感激并回报他们的功德,不敢在王的国家中怠慢他们。
去完善
释义
1. "绍兴":南宋高宗赵构的年号,期间为1131-1162年。 2. "五方帝":中国民间信仰的五位主要神祇,分别代表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分别为青帝、白帝、赤帝、黑帝和黄帝。 3. "六十首":指关于五方帝的六十篇作品或诗篇。 4. "神农氏":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农业之神,被认为是农耕文化的创始人。 5. "奠币":向神灵供奉财物的仪式。 6. "《嘉安》":一种祭祀时颂唱的乐章。 7. "练以纁黄":"练"是一种白色丝织品,"纁黄"是一种淡黄色的丝织品。这句话形容两种颜色不同的丝织品。 8. "有篚将之":"篚"是一种竹制的容器,这句话意思是把这两种丝织品放入篚中。 9. "肸蚃斯答":"肸蚃"是古代对神灵的称呼,"斯答"表示回应。这句话意思是神灵回应人们的祈求。 10. "有神昭之":"昭"是光明、显露的意思,这句话赞美神灵的光辉。 11. "维神于民":"维"是发语词,无实义;"于民"是指对人民。这句话强调神灵对人民的关注。 12. "实始货食":"实始"是创始、开始的含义;"货食"即食物、粮食。这句话认为神农氏是农业和食物的创始者。 13. "归德报功":"归德"是感谢德行的意思;"报功"是报答功德的意思。这句话表示要感谢神灵的美德并回报其功德。 14. "敢怠王国":"敢"是表敬意的副词;"怠"是疏忽、懈怠的意思;"王国"这里指国家、朝廷。这句话表示不敢对国家事务有所懈怠。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神农的祭祀,表达了对农耕文明的敬仰以及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诗人用“练以纁黄,有篚将之”描绘了祭祀的场景,表现出浓厚的宗教氛围。接着通过“肸蚃斯答,有神昭之”表达对神农的敬仰之情,认为他是百姓生活的始祖。 在诗的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神农的感激之情:“维神于民,实始货食。”这表达了神农对于百姓的恩情,他教会了人们耕作,提供了粮食,使人们得以生存。因此诗人呼吁要“归德报功,敢怠王国”,意思是报答神农的恩德,维护国家的繁荣和稳定。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绍兴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 神农氏奠币用《嘉安》。》是南宋诗人陆游所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时期,即公元1127年至1279年之间。 在陆游创作这首诗的时间段内,他的人生际遇充满了波折。陆游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然而,在他成长的年代,南宋正处于金人的侵略之下,国家局势紧张。陆游立志报效国家,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他曾两次参加科举考试,均因触犯权贵而失败。直到四十岁,他才得以进入官场,但仕途并不顺利,多次遭到贬谪。尽管如此,陆游始终坚守信念,关注民生,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陆游所处的时代,南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面对金人的侵略,南宋政府采取了妥协的政策,试图通过和平手段换取国家的安宁。然而,这种政策并未能阻止金人的侵略步伐,反而使得南宋民众饱受战乱之苦。在这样的背景下,陆游写下了这首充满忧国忧民之情的诗作。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