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宗易赋素馨茉莉白莲韵
轩窗一日粲三英,尽室无尘眼倍明。
闽粤固尝矜绝美,风骚犹未及知名。
羞将姿媚随花谱,爱伴孤高上月评。
独恨遇寒成弱植,色香殊不让梅兄。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窗外阳光灿烂的一天盛开三种花朵,整个房间没有尘埃,目光更加明亮。福建和广东地区的人们自然引以为豪的美丽景色,在诗歌和风雅方面尚未得到广泛认可。不愿将美貌与花朵相提并论,更愿陪伴孤独、高洁的人上月球评论。唯一遗憾的是,寒冷的天气让我变得柔弱,但我的色彩和香气并不输给梅花。
去完善
释义
1. 轩窗:指窗户或房屋的前檐。这里用来形容开阔明亮的室内环境。
2. 一日粲三英:意为一天之内开放出三种花卉,即素馨、茉莉和白莲。粲,绽放。英,花。
3. 尽室无尘眼倍明:意思是整个房间在清新洁净的环境中显得格外明亮,给人一种愉悦的感觉。尽室,整个房间。
4. 闽粤:福建省和广东省的并称。矜,炫耀。绝美,最美的品质或状态。
5. 风骚:指文学创作中的风采与文采,通常用于赞美优秀的文学作品。
6. 月评:指对事物或品质的定级评估。这里是对花的评价。
7. 孤高:独立高洁的品质。这里用来描绘白莲花的形象。
8. 成弱植:指植物在寒冷的天气下生长较弱。弱植,生长较弱的植物。
9. 色香殊不让梅兄:意为素馨、茉莉和白莲的香气和颜色都毫不逊色于梅花。殊不,一点也不。让,比得上。梅兄,梅花,古人常常以“兄”来尊称对方或者美好的事物。
去完善
赏析
《和宗易赋素馨茉莉白莲韵》是南宋诗人陈傅良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描绘了素馨、茉莉、白莲三种花卉的形象,赞美了它们的美丽和高洁品质。从诗歌的意境和艺术手法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这些花卉的喜爱之情以及他对于美好事物的敏锐洞察力。
首联“轩窗一日粲三英,尽室无尘眼倍明”,描述了这三种花卉在窗口争相斗艳的景象,使得整个房间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粲三英”形象地描绘出素馨、茉莉、白莲竞相开放的美景,而“尽室无尘眼倍明”则表现了这些花卉给人们带来的愉悦心情。
颔联“闽粤固尝矜绝美,风骚犹未及知名”,赞扬了这三种花卉在福建、广东等地的独特之美,尽管它们尚未被广泛认知,但已经在文学作品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记。这一联表明了作者对这三种花卉的高度赞赏,同时也透露出他对这些地区文化的关注。
颈联“羞将姿媚随花谱,爱伴孤高上月评”,表达了作者对这些花卉品质的敬仰之情。他认为这些花卉虽然具有美丽的外表,但并不愿意仅仅被视为赏花之物,而是更愿意与月亮这种象征着高洁、孤独的象征相伴。这里的“月评”暗含了作者对这些花卉精神层面的认可。
尾联“独恨遇寒成弱植,色香殊不让梅兄”,抒发了作者对这三种花卉命运的感慨。他惋惜这些花卉在寒冷的季节里会变得脆弱,但这并没有影响它们保持美丽的色彩和芬芳的香气。在这里,作者通过对比梅花的坚韧,进一步强调了这三种花卉的品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宗易赋素馨茉莉白莲韵》是宋代诗人陈傅良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可以确定在宋朝中期,也就是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之间。
在这个时期,宋室南渡之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都非常迅速。文学领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文人墨客,如苏轼、辛弃疾等,他们的诗歌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此外,这个时期的绘画艺术也非常发达,以山水画、花鸟画为代表,产生了许多杰出的画家,如黄公望、郭熙等。
陈傅良作为这个时代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作品往往具有深厚的哲理内涵和人文关怀。他的一生经历了科举失利、宦海浮沉等多种人生波折,这些经历使得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生活的智慧和人生的感慨。
在这首诗中,陈傅良通过对素馨、茉莉、白莲等植物的描绘,表达了其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他也通过对比这些植物的特点,表达了其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