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馀飞絮满庭有感而作是诗
春水绿波南浦路,两岸谁栽杨柳树。含桃熟尽未闻莺,荷叶生时已飞絮。絮将春去不可回,人伴云闲更须住。我亦随君似落花,欲趁春风到何处。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天的江水绿如蓝,沿着南浦路望去,河岸两边是谁栽种了这排排的杨柳树呢?春天里的桃子已经成熟,可是却听不见黄莺儿的歌声;荷叶刚刚生长出来,却早已飘满了空中飞舞的柳絮。
柳絮载着春意将要离去无法挽回,然而人却可以像闲云一样,一直停留在春光里。我也想随同你一起,如同那飘落的桃花,想要趁着春风,一同去追寻生命的归处。

去完善
释义
1. 南浦:地名,此处可指代旅途。
2. 含桃:樱桃的别名。
3. 人伴云闲:形容作者心境闲适。
4. 我亦随君:表示诗人自己也在随春而归的路上。

去完善
赏析
本诗通过描绘南浦路的景象和春去之际的飞絮,表达出诗人对时光流逝、春天结束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向往。首联以春水绿波中的南浦路为背景,暗示春天的即将离去;颔联则描绘了柳树上已挂满飞絮,含桃熟透,而未见黄莺的情景,进一步强调春天的逝去。接着,诗人用“絮将春去不可回”表达对时间流逝无法挽回的无奈。颈联中,“人伴云闲更须住”传达出诗人期待与友人共度悠闲时光的愿望。末联则以“我亦随君似落花,欲趁春风到何处”收尾,表现出诗人愿意跟随友人的脚步,共同追寻新的生活方向的积极心态。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睡馀飞絮满庭有感而作是诗》是南宋诗人周紫芝的作品,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公元1159年。当时正值宋金对峙时期,江南地区历经战乱,民生疾苦。
在这段时间里,周紫芝的个人生活也不如意。他曾尝试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但多次未能如愿。他的家乡江西吉安一带,因战乱的破坏,百姓生活困苦。周紫芝自己也饱受战乱之苦,目睹了民众生活的艰辛,这些经历都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创作这首诗时,周紫芝正身处一个时代巨变、民生疾苦的环境中。他看到漫天飞舞的柳絮,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从而引发了内心的感慨。在这首诗中,他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时代的苦难,表达了自己对民众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