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次韵张持荷桂花

标题包含
次韵张持荷桂花
别驾风流继竹林,名园幽榭水云深。 匀铺叶底森森碧,细糁枝头粟粟金。 酒酌香浮杯面蚁,诗成霜洒月中砧。 清芬冉冉仍多韵,不比晴窗一穗沉。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喻良能(1009年-1062年),字叔奇,号香山居士,又号锦里先生。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与欧阳修、苏轼等人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喻良能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于宋仁宗天圣...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别驾的潇洒风度继承着竹林的气节,在清幽的名园和水深云高的亭台里格外引人入胜。叶片之下整齐地铺陈着一片葱郁的绿,细看枝头还点缀着如粟的金黄色。饮酒时那悬浮在酒杯上的香气犹如蚂蚁游走;诗人灵感勃发,挥毫泼墨,仿佛空气中都弥漫着寒霜。清新的韵味缓缓地飘散,却又与晴日窗外那沉重的一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次韵:依照原诗的韵脚和格律来创作诗歌。 2. 张持荷:可能是作者的友人或同僚。 3. 别驾:官职名称,此处可能指代某位官员。 4. 竹林:可能指的是古代著名的文人雅集之地——竹林七贤,此处用以赞美对方的风流才情。 5. 名园:著名园林。 6. 幽榭:指幽静的亭台楼阁。 7. 水云深:形容水面和云彩交相辉映的美景。 8. 匀铺:指桂花叶子整齐地铺在地下。 9. 森森碧:形容桂花的绿叶繁茂。 10. 细糁:轻轻撒落。 11. 粟粟金:形容桂花的金黄色花朵。 12. 酒酌香浮杯面蚁:描述饮酒时桂花香气扑鼻的景象。 13. 诗成霜洒月中砧:描述写诗时月光如霜洒在捣衣石上。 14. 清芬:清香之气。 15. 冉冉:慢慢地。 16. 多韵:指多种韵味。 17. 不比晴窗一穗沉:形容桂花的香气和形态都不像晴天窗户前挂着的那个沉重的穗子那样单调。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次韵张持荷桂花》喻良能,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秋日赏桂图。诗人首先以“别驾风流继竹林”起笔,表达了对竹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的品行高洁。接下来,诗人通过“名园幽榭水云深”的环境描写,展现出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为后面的桂花铺垫了一个优美的背景。 诗的第二联“匀铺叶底森森碧,细糁枝头粟粟金”,是整首诗的核心部分,形象地描绘了桂花的形态和颜色。其中,“匀铺叶底森森碧”一句,描述了桂花叶子在阳光照射下所呈现出的碧绿之色,给人一种宁静之感;而“细糁枝头粟粟金”则是对桂花花朵的描绘,金黄色的花朵点缀在绿叶之间,宛如一粒粒金色的米粒,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 诗的第三联“酒酌香浮杯面蚁,诗成霜洒月中砧”,则是对主人公赏桂时的生活场景的描绘。饮酒、赋诗,都在这宁静的环境中进行,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同时,这一联也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最后,诗的第四联“清芬冉冉仍多韵,不比晴窗一穗沉”,则是对桂花的品格赞美。桂花虽然不如晴窗那样浓烈,但却有一种淡淡的清香,这种清香既清新又脱俗,给人一种别样的美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张持荷桂花》是南宋诗人喻良能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74年,正值南宋时期,此时中国政治腐败、民生疾苦,但文人士大夫们却沉溺于文艺消遣。 喻良能一生经历颇丰,他曾担任过多种职务,并在官场上有一定的声誉。然而,他在任期间也见证了南宋朝廷的种种弊端,这也为他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在这一年里,喻良能看到了民间生活的疾苦,感受到了时代的无奈,因而他借咏桂花的诗意表达了自己的忧虑和感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