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
花落波间生缬纹,香飘风外似炉薰。
六郎颜色应惭汝,八子风流定似君。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花瓣飘落于水面,泛起美丽的纹路,香气随风飘散,仿佛是熏炉中的芬芳。六郎的颜值恐怕也会自愧不如,八子的风度翩翩定然与你相仿。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荷花:这里指水面的荷花。
2. 喻良能:南宋诗人。
3. 波间:水面。
4. 缬纹:彩色花纹。
5. 香飘风外:香气随风飘散。
6. 炉薰:炉烟,比喻香气。
7. 六郎: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青莲使者。
8. 颜色:容颜,面貌。
9. 汝:指荷花。
10. 八子:即八仙,道教中八仙过海的故事。
11. 风流:风度翩翩。
12. 定似君:肯定像你一样出色。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荷花》诗意盎然,通过描绘荷花的形态和香气,展现了荷花独有的美丽和风韵。首句“花落波间生缬纹”,形象地描绘了荷花花瓣在水面上随波摇曳的动态美,宛如精美的花纹在水中闪烁。而“香飘风外似炉薰”则写出了荷花的香气随风飘散,犹如熏香一般弥漫四方。
接下来的两句诗则采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以六郎、八子的典故来比喻荷花的美好。“六郎颜色应惭汝”,此处将荷花比作古代的美男子张昌宗(即六郎),认为他的美貌在荷花面前也会黯然失色;而“八子风流定似君”则是将荷花比拟为古代的风流才子谢八郎,意指荷花的气质与风度就如同这位才子一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荷花》是南宋时期诗人喻良能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诞生于公元1140年至1170年之间,正值宋金对峙的动荡时期。当时,国家局势严峻,百姓疾苦重重,而皇帝偏安一隅,不顾民生疾苦。
在这期间,喻良能作为士人阶层的一员,亲眼目睹了战乱所带来的痛苦和破败景象。他在诗中借咏叹荷花,表现了内心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同时,喻良能也感叹自己无法改变现实,只能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寄托于诗歌之中。
此外,喻良能在这一时期还受到了许多同时代诗人的影响,如陆游、辛弃疾等。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操和豪情壮志,使喻良能在创作这首诗时更加充满激情,从而使得《荷花》成为了一首具有深刻时代烙印和历史意义的佳作。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