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用韵赠陈县丞

标题包含
用韵赠陈县丞
明明真理与时纷,曾把清心仔细论。 百虑已知归妙道,一尘无复寄灵根。 时来或可纡蓝绶,兴尽还思杜席门。 异日傥能追逸驾,相忘不必近林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华镇"的详细信息。可能是因为这个人物不够知名或者相关信息不足。如果你能提供更多的上下文信息,比如他可能所处的时代、职业等,我会尽力帮助你查找更多资料。
去完善

译文
原文:明明真理与时纷,曾把清心仔细论。 现代白话文:光明正大的真理总是在时代中不断纷争,我们曾经对内心的平静进行过深入的讨论。 原文:百虑已知归妙道,一尘无复寄灵根。 现代白话文:经过百般思考,我们已经找到了美妙的道理,一切的烦恼都无法再影响我们的精神世界。 原文:时来或可纡蓝绶,兴尽还思杜席门。 现代白话文:时代来临,或许可以让我们逐渐走向成功;兴致耗尽,我们还应该回归简单的生活。 原文:异日傥能追逸驾,相忘不必近林园。 现代白话文:在未来的某一天,如果能够追寻到那些超凡的人物,那么我们就能够在各自的领域中实现自我,没有必要靠近所谓的理想国。
去完善
释义
1. 明明:明辨清晰。 2. 真理与时纷:真理在当今世界被各种观念扰乱。 3. 清心:内心清净。 4. 仔细论:认真探讨。 5. 百虑:很多考虑。 6. 妙道:高妙的道理。 7. 一尘:一切烦恼。 8. 无复:不再。 9. 灵根:精神之本。 10. 时来:时运到来。 11. 纡蓝绶:指做官。 12. 兴尽:兴趣消失。 13. 杜席门:拒绝交游。 14. 异日:将来某一天。 15. 傥能:如果能够。 16. 追逸驾:追随前人的脚步。 17. 相忘:相互忘记。 18. 林园:隐居之所。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用韵”的形式,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和豁达的生活态度。诗中的“明明真理与时纷,曾把清心仔细论”两句,意味着在纷扰的世界里,我们要保持一颗清静的心去认真思考生活的真谛。接下来的“百虑已知归妙道,一尘无复寄灵根”则揭示出诗人对生活智慧的深刻理解,表达出心灵纯净、超凡脱俗的心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用韵赠陈县丞》是宋代诗人华镇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北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 在这个时间段内,华镇作为一位文人墨客,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和对人民的关心体现在他的诗歌创作中。在他的笔下,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于民生疾苦的同情,对于官场腐败的痛恨,以及对于国家强盛的热切期盼。这些情感都深深地反映在他与陈县丞的交往过程中。 从时代背景来看,北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善使得士人阶层逐渐崛起,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社会的中坚力量。而华镇作为这个群体的一员,他在诗文中表达了自己的理想抱负和人生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