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寺昙壁上人院集
灵境信为绝,法堂出尘氛。自然成高致,向下看浮云。
迤逦峰岫列,参差闾井分。林端远堞见,风末疏钟闻。
吾师久禅寂,在世超人群。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份优美的古诗所描绘的是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让我们一起领略其深厚的内涵:
灵境的确称得上是绝佳之地,法堂之中弥漫着清新的氛围。自然而然地散发出高雅的情趣,让人能够俯瞰那飘渺的浮云。
连绵起伏的山峦错落有致,而民居之间也显得井然有条。在树林的边缘,我们可以看到远方的城堞;而在风的末尾,我们能听到稀疏的钟声回荡。
我的老师长久地沉浸在禅修之中,已经达到了超凡入圣的境界。

去完善
释义
灵境:神仙居住的地方,此指青龙寺的高雅环境和氛围。
信:确实。
绝:极好,独一无二。
法堂:佛教寺庙中宣讲佛法的殿堂。
出尘氛:指远离尘世纷扰。
自然:自然而然,不加雕饰。
高致:高尚的情操和风雅的情趣。
向下看浮云:表示心态超然,视世事如浮云。
迤逦:蜿蜒曲折。
峰岫:山峰和山峦。
列:排列。
参差:高低不齐。
闾井:村庄,百姓聚居之处。
分:区分。
林端:树林的边缘。
远堞:远方的城墙。
见:显现。
风末:微风吹拂处。
疏钟:稀疏的钟声。
闻:听到。
吾师:对师傅的尊称。
久禅寂:长期沉浸在禅修寂静之中。
在世:在人间。
超人群:超过一般人。

去完善
赏析
《青龙寺昙壁上人院集》裴迪诗赏析:
首联“灵境信为绝,法堂出尘氛”表现了诗人对青龙寺独特环境的赞美和敬畏之心。"灵境"一词描绘了寺庙神秘而圣洁的氛围,"绝"字则表明这种氛围无以伦比。
颔联"自然成高致,向下看浮云"抒发了诗人的情操和向往。"高致"代表的是高尚的品格和风雅的情趣,诗人以"浮云"来比喻世俗纷扰,表达了他对超凡脱俗生活的追求。
颈联"迤逦峰岫列,参差闾井分"进一步描绘了青龙寺周边的自然风光。"峰岫列"、"闾井分"展示了一幅山景与村落交相辉映的画面。
尾联"吾师久禅寂,在世超人群"是对主持僧人的敬称和赞誉。诗人将主持形容为一位久经禅定的人,其境界早已超越凡俗,使读者对他肃然起敬。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不同的景象和对人物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宗教信仰、自然风景和崇高品格的独特领悟。在悠扬的意境中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理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青龙寺昙壁上人院集》是唐代诗人裴迪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755年左右,正值安史之乱时期,社会动荡不安。
在这个特殊时期,裴迪的人生际遇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曾担任过尚书省郎官,但由于战乱,他的仕途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战争期间,裴迪被迫离开长安,开始了一段颠沛流离的生活。在这段时间里,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包括杜甫、岑参等著名诗人。
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唐玄宗统治下的盛世末期,安史之乱爆发,使得整个国家陷入了混乱之中。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文人墨客纷纷离开京城,寻找避难之所。而青龙寺则成为了他们相聚交流的一个场所。在这里,裴迪与昙壁上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并一同探讨诗歌创作。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