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颂古十八首 其九

标题包含
颂古十八首 其九
鲁祖逢人面壁,老大慵懒追随。 后之参徒罔测,一向打瓦钻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鲁智深遇到达摩祖师,年纪已大而懒惰跟随。后来的弟子无法猜测,一直打砖烧瓦钻研。
去完善
释义
鲁祖:指禅宗六祖惠能的弟子。面壁:达摩祖师有“面壁九年”的传说,这里借指静坐修行。老:年纪大的僧人。大:方言词,意为非常。懒:不积极、消极的态度。追随:跟随某人的步伐。后之参徒:后来的求道者。罔:无,没有。测:猜测、预测。向:方向、指向。打瓦:一种打击法器的方式。钻龟:古代占卜方式,通过观察龟甲上的裂纹来预测吉凶。
去完善
赏析
这首《颂古十八首 其九》是宋代诗僧释师一的作品。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讲述鲁祖(禅宗六祖慧能的弟子)遇到人们时总是面对着墙壁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禅宗精神的理解。“老大慵懒追随”意味着人们对鲁祖的行为感到困惑和无所适从,因为鲁祖的做法显然与常规相悖。 “后之参徒罔测”中的“参徒”是指修行者或禅宗信徒,“罔测”则意味着无法理解或猜测。这里的意思是,后来的修行者们对于鲁祖的行为更是无从理解和预测。 最后两句“一向打瓦钻龟”是对这种不可预测性的进一步描绘。“打瓦”和“钻龟”都是古代占卜的方法,在这里,诗人用这两个词形象地展示了人们试图揣摩鲁祖行为背后的深意时的迷茫和无果。整首诗以寓言的形式,揭示了禅宗修行中超越常理、追求顿悟的理念,以及人们对这种境界难以理解的现状。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颂古十八首 其九》是释师一的一首五言绝句诗。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生活的超脱态度。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宋朝(960-1279年),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充满变革和动荡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佛教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逐渐上升,成为了许多文人和士大夫的精神寄托。释师一作为一位禅宗僧人,他的诗歌创作深受禅宗思想的影响,强调自我觉悟和对世界的超脱。在他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和对生活的高尚追求。 在释师一生活的时代,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期。一方面,宋王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另一方面,边疆问题、内部矛盾和民族冲突使得国家局势动荡不安。在这种背景下,释师一选择了出家为僧,以寻求心灵的慰藉和生活的真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