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汉宫春

标题包含
汉宫春
潇洒江梅,向竹梢稀处,横两三枝。 东君也不爱惜,雪压风欺。 无情燕子,怕春寒、轻失佳期。 惟是有、南来归雁,年年长见开时。 清浅小溪如练,问玉堂何似,茅舍疏篱。 伤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诗。 微云淡月,对孤芳、分付他谁。 空自倚,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晁冲之(约1061年—约1117年),字叔用,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他是江西派诗人之一,与黄庭坚、陈师道等人并称为“江西诗派三宗”。 晁冲之出生于书香世家,他的父亲晁迥是北宋名臣,曾任尚书右丞。他自...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这是一首描述梅花的古诗词。请让我为您翻译成优雅的现代白话文: 在潇洒的江边梅花丛中,朝竹林深处望去,横生出两三枝。连太阳也不怜惜它们,任凭大雪纷飞和寒风摧残。无情的燕子,因怕冷而错过了欣赏梅花的好时光。只有从南方飞来的大雁,每年都看到这花开花落的一幕。清澈的小溪如同一条白练,试问梅花的气节可与华丽的殿堂相比,还是更倾向于简朴的茅屋和小径?令人伤心的老朋友离去之后,那些赞美梅花的诗篇也渐渐被冷落。微风淡月之中,梅花独自芬芳,不知有谁可托付这份美好。只能空自寄托希望,期待梅花的清香不减,即便无人知晓它的高雅风采。
去完善
释义
1. "潇洒江梅":潇洒指美而不拘束的样子;江梅为野生的梅花,这句描绘了江边梅花的美态。 2. "向竹梢稀处,横两三枝":稀疏的竹林中点缀着两三枝梅花。 3. "东君":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这里用来比喻春天的美好。 4. "雪压风欺":描述梅花在风雪交加的环境中生长。 5. "无情燕子,怕春寒、轻失佳期":燕子因害怕寒冷而错过春天最美好的时光。 6. "惟有是、南来归雁,年年长见开时":只有南飞的大雁,每年都会看到梅花的盛开。 7. "清浅小溪如练":清澈的小溪如同一条白色的绸带。 8. "玉堂":华丽的高楼大厦,这里指权贵的居所。 9. "茅舍疏篱":简陋的茅屋和稀疏的篱笆,这里指平民百姓的住所。 10. "伤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诗":令人伤心的故人已离去,诗歌也变得冷淡。 11. "微云淡月":形容月色朦胧的景象。 12. "孤芳":独自绽放的花朵,此处喻指梅花。 13. "分付他谁":将其寄托给谁。 14. "空自倚,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虽然无人欣赏,但梅花的清香依旧不减,它的美不在乎是否有人知道。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题为“汉宫春”,实际上与汉宫无关,而只是借用了曲牌名。其内容也并非咏赞汉朝宫女或春日景色,而是借梅花以抒发自己孤高自守、怀才不遇的感慨。 上阕写梅花的孤独和磨难。作者以梅花比作自己的品格和遭遇,体现了其在世俗中备受压迫但矢志不移的精神风貌。其中燕子无情、归雁有情等景象对比,展示出生命的矛盾和悲哀。 下阕写梅花的独立和人知的冷漠。通过描绘梅花的幽香、孤芳,反映出作者内心的高尚情操和处世哲学。而在无情人世中,作者的才华难以被人识得,也只能独自倚靠,对空抒怀。这层意思也通过“玉堂何似,茅舍疏篱”、“问玉堂何似,茅舍疏篱”等诗句展现出来。 整首词以梅花为主题,借景抒情,通过对梅花的描写,生动地传达出作者自己的人生感悟和处世态度,颇耐寻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汉宫春》是北宋诗人晁冲之的一首词。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60-1127年之间的北宋时期。这一时期,晁冲之主要生活在长安、洛阳等地,他的诗才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在这一时间段内,北宋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北宋初期,文人士大夫崇尚儒家的道德观念和审美理想,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和教育作用。到了宋仁宗时期,士大夫阶层更加关注个人情感的抒发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诗歌的风格也逐渐趋向于个性化、多样化。 晁冲之作为一名文人,生活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他的作品自然受到了这一时代氛围的影响。他的诗词作品中,既有对家国情怀的深沉感慨,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叹息。这首《汉宫春》就是他在这样的心境下创作的,通过对汉代宫廷春天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遭遇的哀愁。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