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书楼考甫梅花百咏因徐直孺寄考甫

标题包含
书楼考甫梅花百咏因徐直孺寄考甫
以诗鸣者累百辈,谁与梅花可相配。 只传冰影月香诗,直到如今美无对。 疎篱把住横斜枝,了不肯受春风知。 自非冰肠雪洗髓,向渠正尔难为辞。 恨君不识林和靖,雪沍西湖老孤咏。 恨我不识楼考甫,角声吹残霜月苦。 儿曹但赏琼瑶句,持与梅花相尔汝。 夜深不道琐窗寒,浥尽花香花有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方岳(1232年-1302年),字巨山,号秋崖,南宋诗人。他出生于浙江淳安,祖籍安徽桐城。 方岳年轻时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直到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才中进士...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能吟诗的人很多,谁能与梅花相匹配呢? 只有那描绘梅花身影的诗篇,至今仍无人能及。 稀疏的篱笆挡住梅花的枝条,丝毫不愿被春风所动。 若非冰雪般的情怀,实在难以说出如此美妙的诗句。 可惜你不认识林和靖,他在西湖边的老树下独自咏叹。 可惜我不认识楼考甫,他的角声在霜月下显得无比凄凉。 孩子们只知道欣赏那些美好的诗句,却不知道梅花的感受。 深夜里窗户紧闭,花瓣上的香气都被露水沾湿,仿佛花儿也在低语。
去完善
释义
1. 书楼:指著作或学术研究的地方;此处也代指作者的身份。 2. 考甫:人名,是宋代的一位诗人,擅长写梅花的诗作。 3. 以诗鸣者:指在诗歌创作方面有所成就的人。 4. 累百辈:数量众多,意指有很多诗人在诗歌创作上有所成就。 5. 可相配:相互比较,这里指诗人的作品能够与梅花相媲美。 6. 冰影月香诗:形容梅花的洁白和高洁,如同冰霜中的影子和月色下的香气。 7. 美无对:美丽无比,无法找到与之相比的事物。 8. 疎篱:稀疏的篱笆,用来形容梅花的枝条稀疏自然。 9. 横斜枝:形容梅花的树枝交错生长。 10. 了不肯受:坚决不接受。 11. 春风知:春天的气息。 12. 冰肠雪洗髓:形容人的品质高洁,就像冰清玉洁的梅花一样。 13. 向渠:面对他,这里的“渠”指的是梅花。 14. 难为辞:难以用言语来形容。 15. 林和靖:北宋著名诗人,他的《山园小梅》是描写梅花的经典之作。 16. 雪沍西湖:指杭州西湖在寒冬时被大雪覆盖的景象。 17. 孤咏:独自吟咏。 18. 儿曹:指年轻的文人墨客。 19. 琼瑶句:形容美好的诗句。 20. 相尔汝:彼此亲昵地称呼对方。 21. 不道:不说。 22. 琐窗:指雕饰精美的窗户。 23. 浥:沾湿。 24. 花有语:指花朵散发出香气,好像在诉说着什么。
去完善
赏析
本诗起笔便提出了一个问题:在众多的诗人中,谁能与梅花相得益彰呢?通过回溯历史,作者认为只有那些用诗篇赞美冰清玉洁的梅花的人,才能让梅花的美丽留存至今。诗人接着描述了梅花的姿态,即使春天来临,它也坚定地拒绝春天的眷顾。作者以此传达出他对高洁、独立精神的赞美。接下来,他提到林和靖这个人物,对他的精神表示敬意,同时也批评了一些人只知道欣赏琼瑶般的诗句,却没有领会梅花的真正含义。诗人结尾描绘了一个深夜,窗户紧闭,却依然可以感受到梅花的香气扑鼻而来,似乎梅花也在诉说着什么。这首诗将梅花的形象和精神进行了深入探讨,展现了作者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书楼考甫梅花百咏因徐直孺寄考甫》,是南宋诗人方岳所创作的。诗中的“考甫”指的是北宋时期著名诗人王之望,他曾经写过《梅花百咏》这首诗。而“徐直孺”则是南宋时期的另一位诗人,他与方岳关系密切,时常有诗歌唱和。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的南宋时期。在这个时期,南宋政权偏安江南一隅,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然而,在文人士大夫中间,却兴起了一股崇尚文艺、追求个性解放的风气。方岳作为一位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文人,他的诗作多抒发个人情怀和反映社会现实。 在这个时间段内,方岳经历了宦海沉浮,曾在朝为官,后因直言敢谏遭贬谪。他的诗作既有对朝廷腐败的不满,也有对民间疾苦的同情。在这首诗中,他以王之望的《梅花百咏》为引子,表达了对徐直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在政治失意时的心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