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堤上柳

标题包含
堤上柳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行人攀折处,闺妾断肠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戴叔伦(732年-789年),字幼公,一作次公,是唐朝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他的生平事迹如下: 1. 早年经历:戴叔伦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轻时就才华横溢,被誉为“神童”。然而,...查看更多
cklkiki琪琪
去完善

译文
垂柳有着千万根柔软的枝条,春天来临时它们交织在一起,就像在编织一场离别。当游子即将离家远行,攀折垂柳道别之际,深闺中的妻子儿女也正因离别而心痛不已。
cklkiki琪琪
去完善
释义
注释:1. 戴叔伦:唐朝文学家,字幼公,润州金坛(今江苏金坛)人。 2. 堤上柳:指河边堤岸上的柳树。 3. 万条丝:形容柳树枝繁叶茂,像万条丝线般下垂。 4. 织别离:用编织比喻柳枝繁盛与离别情绪的关系,表达离愁别绪之意。 5. 行人:出行的人,这里指离家远行的人。 6. 攀折:摘取折断,这里指摘下柳枝。 7. 闺妾:古代泛指妇女,这里指在家守候的亲人。 8. 断肠时:形容极度悲伤的时刻。
cklkiki琪琪
去完善
赏析
《堤上柳》以春天的柳树为主题,描绘了垂柳在春天来临之际所引发的离别之情。诗中的“万条丝”形象地刻画了柳树的繁茂景象,同时以“织别离”赋予柳树一种无形的生命力和情感表达力。随后的“行人攀折处,闺妾断肠时”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离别的氛围,通过行人和闺妾两个角度,展示了人们面对别离时的无奈和悲伤。整首诗节奏紧凑,情感真挚,堪称咏柳之佳作。
cklkiki琪琪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堤上柳》是唐代诗人戴叔伦的著名作品,创作于唐德宗贞元年间(785年-805年)。这一时期,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有所恢复,但同时社会矛盾依然尖锐,民众疾苦依然存在。 戴叔伦出身寒门,通过勤奋努力考取功名。他在朝为官期间,清廉正直,关心民生,多次向朝廷进谏,提出改革建议。然而,他的意见并未被采纳,这使得他对当时的政治现实深感失望。尽管如此,他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民众的生活。 在这一时期,戴叔伦的诗歌创作以描绘民间疾苦、抒发个人情怀为主。《堤上柳》这首诗便是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诗中以堤上柳的形象比喻人生际遇的起伏不定,表达了作者对命运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坚定信念。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民众的艰辛生活,以及作者对他们的深深同情。
cklkiki琪琪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