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炙手无人傍屋头。
萧萧晚雨脱梧楸。
谁怜季子敞貂裘。
顾我已无当世望,似君须向古人求。
岁寒松柏肯惊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即便身处寒冷的秋冬,松柏依然挺立,怎会被季节的变化所惊扰?

去完善
释义
岁寒松柏:比喻坚贞不屈的节操;false

去完善
赏析
上片通过描写门前冷落、秋雨萧瑟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暗喻作者仕途失意的处境。下片借用苏秦的典故,进一步强化这种怀才不遇的情感,并以“向古人求”表达对知己难寻的无奈。结尾处以松柏自比,展现了苏轼虽历经挫折却仍坚守高洁品格的决心。整首词情景交融,语言凝练,既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又彰显了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浣溪沙》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著名词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左右,此时的苏轼已经离开京城,被任命为杭州知府。在这段时间里,苏轼经历了官场上的起起落落,心情颇为复杂。
在熙宁年间,王安石变法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场政治变革对北宋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保守派的苏轼,对此并不完全赞同,他认为新法过于激进,可能导致民生困苦。因此,他在官场上屡次上疏反对,最终导致了被贬离京的命运。
尽管如此,苏轼并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在《浣溪沙》一词中,他以清新的笔调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词展现了苏轼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成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