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六十首 其九十七
一二三四五,五四三二一。返覆数千回,总不出今日。霜风刮地来,法身赤骨𩪸。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12345,54321。反复数千年,总是离不开今天。霜风呼啸而来,法身裸露在风中。
去完善
释义
1. "一二三四五,五四三二一":这是数学算术的递减序列,以表达数量的多寡变化。
2. "返覆数千回,总不出今日":返覆指多次反复,这里可以理解为世事轮回。这句话意思是无论轮回多少遍,结果依然相同,今天的情况仍然会出现。
3. "霜风刮地来,法身赤骨𩪸":这句描绘了秋天寒冷的风吹拂大地的景象。𩪸,是指皮肤因寒冷而变红的状态,形象地描述了人在寒冷天气中皮肤的感受。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偈颂一百六十首 其九十七》是宋朝禅宗高僧释宗杲所作。诗句以数字一二三四五、五四三二一开始,表达了事物的循环和生死轮回,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而后两句“返覆数千回,总不出今日”则传达了把握当下的重要性,无论世事如何变幻,最重要的是把握住此刻。最后两句“霜风刮地来,法身赤骨𩪸”则以寒冷的风吹过地面,比喻生活的无常,但我们的精神境界——法身依然坚定。整首诗既有人生哲理的启示,又具有禅宗诗的独特韵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偈颂一百六十首 其九十七》是宋代禅宗大师释宗杲的一首禅诗。这首诗意境深远,寓意丰富,表达了诗人对禅宗修行和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在公元1059年至1117年间,也就是宋朝中后期,释宗杲作为一代禅宗高僧,生活在这一时期的中国。他少年出家,游历四方,后拜于五祖法演禅师门下,修习禅法。经过多年的修炼,最终成为一位颇具影响力的禅宗导师。
在那个时代,禅宗文化在中国社会有着广泛的影响。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后,逐渐发展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禅宗。禅宗强调顿悟、直指人心,倡导“见性成佛”的理念,这种观念在当时备受知识分子和社会各阶层的推崇。而释宗杲本人也因其卓越的佛学修养和人格魅力,成为了禅宗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在他的这首《偈颂一百六十首 其九十七》中,释宗杲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的描绘,巧妙地传达了禅宗的修行理念。他强调了自性清净、物我两忘的道理,提醒人们在修行过程中要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这首诗不仅反映了释宗杲个人的禅修体验,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禅宗文化的精髓所在。
去完善